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前成人胆石症的罹患率可以达到4%~10%,随着腹腔镜术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C与传统的剖腹式胆囊切除术相比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以及住院天数短.近年来,LC迅速为外科医生及患者所接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LC术后仍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使患者食欲低下、恢复延迟,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本研究拟观察我病区针对LC制订的护理方案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恶心呕吐发生率、饮食以及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所谓夹层动脉瘤,就是由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主动脉内膜和中膜受损而变薄弱,在此基础上,高速高压的血流将薄弱的内膜和中膜撕开了一个裂口,使中膜发生分离,出现一个缝隙,高速高压的动脉血涌入其中,并不断向下冲击,使内中膜与外膜进一步剥离,缝隙不断扩张、膨大,并沿着主动脉壁向远、近端尤其是远端扩展,可累及胸主动脉甚至整个主动脉的全程,以及它们发出的许多分支动脉。如果将原来的主动脉管腔称作真腔的话,中膜分离形成的腔隙便是假腔,而真、假腔之间的主动脉内中膜被称为“夹层”。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规定对一些药物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1].传统进行药物皮肤试验使用75%乙醇,但由于个体对乙醇的敏感程度各异,消毒后皮肤发红或呈花斑状,皮丘发红,疑似"阳性反应",为克服以上弊端,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过敏试验皮肤消毒液,我院急诊注射室2006年12月-2008年4月对1800例患者使用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进行过敏试验的皮肤消毒,并以75%乙醇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以提高灾害救援护理人员的专业急救技能,提高受灾伤员的救治效率,以应对突发灾害的发生。方法组建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并进行6个月的培训。整群抽样法选取储备库人员中的18人为储备组,随机选取院内非库内人员18人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分为3次参与模拟演习,对比两组人员的集合到位时间、明确诊断时间、治疗措施落实时间和急诊手术等待时间。结果储备组的集合到位时间、明确诊断时间、治疗措施落实时间分别为(16.2±4.0),(28.3±4.2),(39.7±4.2)min,对照组分别为(37.1±4.8),(39.9±7.5),(46.6±5.7)min,储备组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45,8.086,5.863;P<0.05)。储备组和对照组急诊手术等待时间分别为(57.6±13.9),(58.9±10.3)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7,P>0.05)。结论构建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能有效提高灾害救援的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5.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10%)[1],而尿崩症又是垂体瘤切除术后多见的并发症[2],若处理不当,将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我院2000—2005年共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7~70岁,平均34.5岁。术后发生尿崩症12例(21%),最早发生于手术后1 h,最迟在术后68 h,其中9例在术后24 h内。尿崩症持续时间20 h~14 d,其诊断标准为尿量>200 mL/h或>4 000 mL/24 h,尿相对体积质量<1·005,尿渗透压<200 mmol/L,血渗透压>300 mmol/L。本组12例尿崩症经1~14 d症状自然缓解或…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规定对一些药物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传统进行药物皮肤试验使用75%乙醇,但由于个体对乙醇的敏感程度各异,消毒后皮肤发红或呈花斑状,皮丘发红,疑似“阳性反应”,为克服以上弊端,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过敏试验皮肤消毒液,我院急诊注射室2006年12月-2008年4月对1800例患者使用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进行过敏试验的皮肤消毒,  相似文献   
7.
自杀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往往是人在绝望时的一种逃避行为,是一种非理性冲动性行为,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和心理创伤。服毒自杀患者入院后,极不配合抢救治疗,急诊洗胃难以实施,易延误时间,从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抢救效果。2008年1月至2010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种不同气道建立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按使用喉罩通气、面罩通气分为两组。A组30例在心脏按压的同时予喉罩置入辅助通气,B组30例给予心脏按压的同时予常规复苏面罩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气道装置放置成功时间、呼末二氧化碳值、自主循环恢复率等指标。结果面罩通气建立气道用时短,喉罩通气建立气道用时较长;心脏按压2min、5min呼末二氧化碳值A组高于B组;自主循环恢复率A组高于B组。结论在院前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有利于提高气道通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吴玲玲  娄晓钰  翁伟芬 《新中医》2020,52(23):171-17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 130 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65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 65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护。2 组均治疗随访3 个月,比较 2 组中医证候疗效、血肿吸收、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为 87.69%,对照组为 66.1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7 d、治疗 14 d,2 组患者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研究组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上、下肢简式 Fugl-Meyer 运动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加用中医辨证施护,可促进患者血肿吸收,改善中医证候,有助于短期内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自1950年推广使用以来,已成为临床紧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段之一,止血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为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传统的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存在多种弊端,如绳子与管连接需打结,操作慢、繁琐,易松开;相对被迫体位,限制了身体活动,久卧不适,易患吸入性肺炎;鼻部胶布加固固定,鼻翼易缺血坏死;牵引架与床分离,在转运时必须放松牵引,不利于压迫止血,故不适合患者转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