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 肠道清洁对于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部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认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可提高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和安全性,但此类研究结果不一致且存在一定争议性,有必要对此类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目的 旨在系统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对比单纯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到2018年6月,全面收集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各自独立完成文献阅读,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 profiler 3.6软件对Meta分析结局指标进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肠道准备有效性方面,两亚组观察组肠道准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RR=1.15,95%CI(1.06,1.25),P=0.000 8;RR=1.03,95%CI(1.01,1.06),P=0.02〕;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4,95%CI(0.44,0.67),P<0.000 01〕、恶心发生率〔RR=0.48,95%CI(0.39,0.60),P<0.000 01〕、呕吐发生率〔RR=0.46,95%CI(0.32,0.65),P<0.000 1〕、腹胀发生率〔RR=0.36,95%CI(0.26,0.50),P<0.000 01〕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腹痛发生率和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9,95%CI(0.58,1.08),P=0.14;RR=0.90,95%CI(0.74,1.10),P=0.32〕。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行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未来需要高质量文献纳入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的炎症反应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构建并验证结肠癌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检索472例结肠癌患者及41名健康人正常结肠组织的RNA测序和临床数据。从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中检索结肠癌预后相关基因表达及临床数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2年11月。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数据库获取200个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 将其与TCGA数据库中获得的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的RNA测序基因数据集进行对比, 获得炎症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评估TCGA数据库中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炎症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 获得预后相关的炎症反应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通过LASSO Cox回归构建结肠癌预后模型。计算风险评分, 按风险评分的中位值将TCGA数据库结肠癌患者分为低风险(<中位值)和高风险(≥中位值)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主成分分析(PCA),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基于R软件timeROC程序包分析风险评分预测TCGA数据库结肠癌患者总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护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凡士林外敷护场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肿、疼痛、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40/44),对照组为66.67%(28/42),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红肿、疼痛、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3、7 d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血清CRP、IL-6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加快术后红肿硬结消散、疼痛消失和切口收口,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快局部炎症消散,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止痛如神汤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后肛门感觉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0例PPH术后肛门感觉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止痛如神汤颗粒配合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予致康胶囊配合术后常规治疗,总疗程14 d,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服药后1 d、2 d、3 d、7 d、14 d的肛门疼痛、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控便障碍评分及症状总积分,比较2组治疗14 d后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组服药后1 d、2 d、3 d、7 d肛门疼痛评分,服药后2 d、3 d、7 d、14 d肛门坠胀评分,服药后7 d、14 d里急后重评分,服药后14 d控便障碍评分和服药后2 d、3 d、7 d、14 d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痛如神汤治疗PPH术后肛门感觉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玄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微观体系,具有维持体内气液运行、灌溉气血、运转神机的功能,肠玄府为分布于肠道的微小结构,其开阖失常可致肠道气血津液运行受阻,使肠道发生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多因素体脾虚或外邪入侵,阳热怫郁,肠玄府郁闭而发病;后湿、热、瘀、毒交错丛生,致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基于玄府“贵开忌阖”的特性,张书信教授主张以开通玄府法贯穿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全过程,通过利湿开玄、清热开玄、活血开玄、祛风开玄、补虚开玄等法使玄府通利功能得复,湿热瘀毒得去,疾病向愈,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护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凡士林外敷护场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肿、疼痛、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40/44),对照组为66.67%(28/42),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红肿、疼痛、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3、7 d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血清CRP、IL-6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加快术后红肿硬结消散、疼痛消失和切口收口,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快局部炎症消散,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并筛选党参、白花蛇舌草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党参、白花蛇舌草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以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参数筛选候选化合物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检索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在Genecard数据库中检索结直肠癌对应的基因,采用String工具对药物和疾病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绘制疾病靶点PPI,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基因-疾病关系网络,合并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分别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党参、白花蛇舌草中共得到28个候选化合物,所对应的靶点共469个,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排除未找到的共196个,结直肠癌对应的基因8248个,药物基因与疾病基因中心交集63个,构建的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中共63个节点,569个连接。GO功能分析提示,相关作用机制涉及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生物过程3个方面,发现结直肠癌可能与调控平滑肌和上皮细胞的增殖、调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血液循环以及对营养水平的反应等有关。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可能与p53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党参、白花蛇舌草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干预p53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为阐明其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32例骶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骶尾部不适、直肠受压、膀胱受压或肛周破溃流脓症状;囊性畸胎瘤14例,皮样囊肿9例,表皮样囊肿7例,尾肠囊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