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治疗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支气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BALT、SIM或TERUMO导管)分别超选择至颈内动脉、椎动脉和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证实肿瘤供养动脉后分别依次灌注稀释后的联合化疗药(包括鬼臼噻酚甙、嘧啶亚硝脲、卡铂、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吡柔比星),1次/月,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头部MRI,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治疗期间每月测定1次血象及肝、肾功能,进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监测,必要时予以保护性治疗.结果 62例患者动脉内插管均获成功,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于化疗药物灌注后24~48h不同程度减轻.头部MRI及胸部CT检查显示,62例中59例颅内转移瘤不同程度缩小,15例脑肿瘤直径<3cm,脑水肿消失.治愈好转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0.65%(50/62).结论 应用颅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药物可经导管直接进入肿瘤供养动脉,迅速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全身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低于Ⅱ度.故对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颅内动脉区域性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后分别行肿瘤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TM-iFISH)、脑脊液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TM-iFISH检测显示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数目为18~1823个/7.50 ml,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仅2例发现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检测5例均高于血清正常值范围。MRI增强扫描可见脑膜转移癌之典型征象。结论 TM-iFISH技术用于检测脑脊液中恶性肿瘤细胞较传统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脑脊液肿瘤细胞检测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肿瘤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平台(TM-i FISH)富集并计数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的恶性肿瘤细胞,探讨一种新的检测脑脊液中恶性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 选取6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或头增强MRI扫描确诊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每例患者经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20 m L(共10份),其中7.5m L应用TM-i FISH技术富集并计数脑脊液中的恶性肿瘤细胞,10 m L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2.5 m L行脑脊液生物化学检查。结果 10份脑脊液标本均顺利完成上述检测,其中7份标本通过TM-i FISH技术计数示肿瘤细胞数为3~1 823个/7.5 m L脑脊液,3份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9份脑脊液生物化学检查结果蛋白量高于正常值。3例患者治疗后应用TM-i FISH技术再次计数脑脊液恶性肿瘤细胞,2例患者计数较治疗前减少。结论 TM-i FISH技术可以富集并计数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恶性肿瘤细胞,可能成为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格拉诺赛特 (Granocyte)系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 ,其物理和生物学特性与人体内源性G -CSF相同 ,我们在 30例晚期恶性肿瘤动脉内介入治疗加用格拉诺赛特进行了临床观察。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肺癌脑转移患者 ,其中 7例合并肝骨转移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36~ 70岁。全部病例均有病理报告 ,鳞癌 17例 ,腺癌 11例 ,低分化小细胞癌 2例。我们采用Seldinger方法进行动脉内联合化疗药物的灌注治疗。我们选此 30例患者在第一次动脉内介入治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低于 4× 10 9/L为对照组 ,4周…  相似文献   
5.
保尔佳动脉内灌注治疗颅内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超选择性动脉内插管内区域性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包括颅内转移癌,目前已被广大患者接受。本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创伤小,无论颅内肿瘤的部位深浅,大小,单发或多发,手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病灶均适用。更重要物我们将保尔佳及化疗药物通过特殊导管直接灌注肿瘤滋养动脉内,使肿瘤内的药物浓度比全身化疗时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并能通过严格控制灌注药物的速度,使其与不同分期的肿瘤细胞充分接触,高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SSBADSA)的影象学一般表现及特点,将其分为三型:单病灶(Ⅰ)型;多病灶(Ⅱ)型及特殊(Ⅲ)型三个分型。临床研究证实SSBADSA分型在表达肺癌现阶段病情时较X线平片、CT、MRI灵敏度、精确度更高,能显示未构成立体结构的新软浸润灶、播散灶、或转移灶及其组织染色等更多有用的信息,对制订肺癌治疗方案、采取恰当的第一步治疗措施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采用股动脉插管做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动脉灌注介入治疗。对每次DSA录像及DSA照片进仔细研究,据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三型:并将该分型与肺癌的病理类型、介入治疗四周后肿瘤血管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发展倾向及预后与分型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结果:Ⅰ型为单病灶,以血管团为主,占肺癌总数的40.32%,分三个亚型:Ⅰa型最适于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介入疗效显。占14.66%;Ⅰb型占22.33%,宜先介入;Ⅰc型较少,较适于手术切除。Ⅱ型最多,占肺癌总数的59%,病灶数目多个,此型均宜先做介入治疗,不宜先手术。亦分为三个亚型;Ⅱa型占50.66%;Ⅱb型较少占3.69%;Ⅱc型占4.67%;Ⅲ型甚少只有两例。研究分型与细胞病理类型的关系发现Ⅱa型中36.8%为腺癌;36.1%为小细胞癌;25.0%为鳞癌;1.9%为大细胞癌;且腺癌58.3%、鳞癌44.7%、小细胞癌48.2%、大细胞癌60%均表现为Ⅱa型;即多病灶Ⅱa型中多为难治、恶性度高、进展较快的病例、尤其是年轻患应倍加关注。结论:肺癌支气管动脉DSA分型中,Ⅱ型为最多,占59.0%,都应先做1-2次介入治疗后,再后手术切除或其它治疗,否则后患极大。也提示临床医师,可根据此分型所提供的精密信息和规律,制订、实施肺癌治疗的最佳方案。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的预后。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在男性癌患者中已居首位。往往患者不是以肺癌的典型症状发现就医,而是以其他部位病灶出现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食差,恶心、呕吐、乏力等来就医,行常规检查时才发现原发灶在肺,在天津环湖医院收治的病人中以脑转移、肝转移病例最为多见。 据长期临床观察,约25%~35%的恶性肿瘤可发生脑转移,以肺癌和乳腺癌多见。脑实质与脑膜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的转移部位。由于脑是人体中最为敏感、脆弱、功能结构最为复杂精细的器官之一,存在血脑屏障,而又被坚硬的颅骨所封闭。因此,颅内出现转移病灶引起颅内压过高,或  相似文献   
8.
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54岁。因咳嗽1个月,于2010年3月1日收入我科。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肺呼吸音低。胸部CT提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2cm×2·5cm×2·0cm,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为右肺癌淋巴结转移(图1A)。  相似文献   
9.
姜镕 《天津医药》2006,34(6):375-375
1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主因间断咳嗽半年,伴痰中血丝,偶有憋气,体质量下降5kg,于2004年10月在北京某医院住院检查治疗。胸CT显示左肺门占位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支气管镜检病理报告低分化鳞癌。头MR、骨ECT检查阴性,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给予全身静脉化疗(NP方案,即去甲长春花碱 顺铂)1次,患者因恶心、呕吐、反酸等胃肠反应明显及白细胞下降无法继续化疗,于11月开始接受肺癌局部放疗,1次/d,20d后,总剂量达到50Gy,胃肠反应重,脱发,白细胞降至1.3×109/L,按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该患者达到Ⅲ级。于2004年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