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姚春杰 《中国医疗前沿》2012,(6):41+28-41,2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 年10 月-2011 年10 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共120 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00mg/ 次,1 次/d.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 静脉滴注;给予胞磷胆碱注射液0.75g 静脉滴注,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剂量为每次300mg,1次/d.其余用药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大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小于优于小剂量阿司匹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姚春杰 《现代保健》2012,(14):38-3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丁基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甘露醇控制颅内压、低分子右旋糖酐、抗氧化剂依达拉奉,同时给予脑细胞保护剂及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等。观察组同时口服丁基苯酞200mg,4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丁基苯酞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其疗效显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显著改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丁基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甘露醇控制颅内压、低分子右旋糖酐、抗氧化剂依达拉奉,同时给予脑细胞保护剂及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等。观察组同时口服丁基苯酞200mg,4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丁基苯酞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其疗效显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显著改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150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150例脑出血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脑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季节、年龄、病史、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以60~7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冬春季发病率高,多数有高血压史,起病急,病死率与年龄、昏迷程度、有无脑干损害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有关。结论季节:从病例来看,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冬季最高,秋季较少。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等心理障碍比例比较明显,并与病人的康复效果息息相关,脑卒中病人住院后应尽早进行心理测试,并结合测试结果采取相应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措施.文章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法,并采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何必合并心理障碍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分别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应用14天。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000IU皮下注射,每隔12小时注射1次,连续应用7天。对照组患者给予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天。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其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对753例经头颅CT证实的、且无癫痫病史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颅脑CT及临床疗效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癫痫发生率为5.9%,中皮层病变44例占65.7%;皮层下17例占25.4%,二者并存6例占9.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消渴保肾汤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6例,3组均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贝那普利,B组加用消渴保肾汤和贝那普利,C组加用消渴保肾汤,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下降幅度优于A组和C组(P<0.05);空腹血糖(U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血压治疗后A、B组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组治疗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消渴保肾汤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降低血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又可显著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血塞通注射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发病24h开始应用)治疗。2组经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治疗前(发病24h)与治疗后(发病28d)2组的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脑血肿体积减少54.7%,对照组减少39.7%,2组间对血肿的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血塞通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静滴联合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1例。3组均在常规控制血压、脱水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用血塞通注射液0.4 g、曲克芦丁注射液0.6 g每日1次静滴;B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日一次静滴,同时每日头针治疗一次;C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滴。3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C组疗效优于A组(P<0.05),B组疗效优于A组(P<0.01)和C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静滴联合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