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体外对人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将卡托普利注射液配制成1×10-5、1×10-6及1×10-7mol/L 3组浓度,分别在体外作用于取自正常生育男性并经Percoll梯度离心处理的精子。分别将3组卡托普利溶液各20μl与180μl精子悬液混匀,均于作用5 m in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精子运动参数。结果:3组不同浓度卡托普利溶液与精子作用5 m in后,精子活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其他运动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精子活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对其他运动参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可培养技术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内生真菌类群及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筛,为虎耳草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也为天然抗氧剂的筛选提供了菌种资源。方法 虎耳草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分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织分离法,利用化学法检测虎耳草内生真菌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等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而筛选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结果 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虎耳草内生真菌隶属于347属,其中Dactylonectria(15.68%)为根部优势菌属,茎部的优势菌属为Humicola(9.57%),而叶部优势菌属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5.33%)。利用组织分离法从虎耳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POSSUM评分系统评估高龄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风险的可靠性。方法: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间收治的80例行PD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分为两组,其中38例≥80岁者为研究组,42例<80岁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两组POSSUM评分及POSSUM评分系统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OSSU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OSSUM评分(P<0.05);研究组实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与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实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预测值(P<0.05)。结论:采用POSSUM评分系统能够较准确评估高龄患者行PD的手术风险,故对患者围术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PHC伴PVT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3DCRT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TACE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毒副反应,随访1年评价客观疗效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43.3%)(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内有18例死亡,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内有24例死亡;观察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毒性反应均可耐受。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PHC合并PVTT患者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