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院于 2 0 0 0年 6~ 12月 ,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 33例 ,治愈率 10 0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3例中 ,男 11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6 8岁。疾病分类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30例 ,胆囊息肉 3例。2 术前准备2 .1 心理准备 :术前一天 ,由专科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大致手术过程、手术室环境及所用麻醉方法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2 .2 设备及器械准备 :设备有监视器、二氧化碳气腹机、冷光源、摄像机、高频电刀、冲洗吸引装置、气腹管、光导纤维、摄像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早期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早期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5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联合耳穴埋豆,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敷脐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早期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有较好效果,且方法操作简便,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层中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受人员编制的限制,聘用护士已成为临床护理的主力军。但因诸多因素导致聘用护士离职多,职业忠诚度下降,因此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聘用护士职业忠诚度,以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ness,SD)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患者的听力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下降至最低点,为耳科常见急症。西医常规采用血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血栓形成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等治疗方法,疗程长,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笔者2011—09~2012—05采用丹红注射液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基层中医院培育和发挥中医护理特色的方法,文章剖析了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多项措施。结果通过多措并举,中医护理特色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辨证施护得以真正落实,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明显拓展,整体中医护理水平明显提升,基层中医院的中医护理特色得以培育、继承、发扬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术后应用PCEA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PCA),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Shechzer提出,并随着1976年第一台PCA泵在英国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止痛技术。PCA技术可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静脉镇痛(PCIA)、皮下镇痛(PCSA)和外周神经镇痛(PCNA)四大类。PCEA技术是最常采用的一种镇痛技术,与传统肌注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投放用药等优点。现将我院术后接受PCEA镇痛治疗60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延长生命的治疗技术.由于透析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加上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依从性较差,最终影响病情的控制.作为护理人员除要有熟练的透析技术外,还要对患者心理、生活及透析知识等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指导.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10月~2008年6月对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175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舒芳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39-1640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延长生命的治疗技术,作为。肾衰的最终解救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肾衰患者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有多种并发症,影响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有些并发症是严重、致死的,若血液透析过程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2175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