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8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亢方加减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度衡教授通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对疑难杂病的治疗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对甲亢的治疗也是如此。笔者运用夏教授创立的甲亢方加减治疗甲亢60例,效果十分满意。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邓××,男,55岁,望城县靖港公社建新大队农民,住院号19435。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寒三天。腹痛,发热加剧一天。在当地治疗无效而于1979年7月15日来我院就诊。急诊室以“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收住外科病室。次日手术治疗,确诊为“坏疽性阑尾炎、阑  相似文献   
3.
从肝论治胃脘痛的经验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夏度衡教授从医五十余年,学验俱深,在从肝论治胃脘痛方面富有独特的经验。以自拟肝胃百合汤为基本方加减用药治疗胃脘病,疗效颇佳。现将学习和运用这一经验治疗胃脘痛121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临床科研选题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这一科研工作的成败。近十余年,我和同志们一道参加了一些临床科研工作,也应邀出席过部分临床科研的开题报告会和成果鉴定会。下面我想就中医临床科研的选题问题谈一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七十年代中期,“肝炎科研方治疗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肾炎科研方治疗肾炎的临床疗效观  相似文献   
5.
在明·王肯堂“面痛皆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的影响下,后世不少从“胃中热盛,面部三阳经筋复受风邪”立论,主以清热祛风之法,但收效甚微,颇为棘手。分析病情,余认为短暂暴痛、突发突止,是风性数变;常伴面肌抽搐,是风性主动,故应辨为风邪所伤,而非胃热所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为久病;且无恶风发热、汗出、鼻塞、咳嗽、脉浮缓等外风见症,可知系  相似文献   
6.
胃脘痛从肝论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老中医夏度衡教授,积几十年,临床经验,强调胃脘痛从肝论治。他指出胃脘痛病因主要是情志伤肝,证型以肝胃不和者居多,治疗当理脾胃同疏肝木为法。为了继承和发扬夏者的学术经验,探讨胃脘痛从肝论治的病因证候学基础和客观化指标,我们对胃脘痛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证型进行了调查与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一)病因逐步回归随机所遇1985年1~7月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胃脘痛专科门诊病人340例,全部病例胃镜检查均有异常病变。采用一人一卡,以询问的方式统一填写胃脘痛病因调查  相似文献   
7.
感冒俗称伤风,人称小病,然诊治失法,可酿成大病。故徐灵胎特作《伤风难治论》,黄履素亦云:“伤风虽小病,最不可不慎。”称小病者,言治之及时、正确,往往应手而差;少壮之人有不治自愈者。执难治之说,云失治、误治常迁延难愈,并发慢性咳嗽、哮喘等疾,古有“伤风久咳积成痨”之说。余临证数十年,有心得一二,兹介绍于下,以就正同仁。一、感冒论治,首辨寒热感冒之治,首当辨别风寒风热,然如何辨别,并非易事。从理论上讲,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风热者发热重恶寒轻,但临床上寒热之轻重却不象书本上那样明了。患者中邪有轻  相似文献   
8.
医家叶天士曰:“且吾吴(指江苏吴县一带——金注)湿邪害人最广。”岂独吴县?岂只江浙?湖南地区,何不如此。湿邪伤人甚广的原因有江南气候潮湿,有酒客里湿素盛,有生冷甜腻伤脾。然,有时辨证不明,错将湿证当虚证,误投滋腻补品反助湿生痰,致疾病缠绵难解,百症丛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仲景《金匮·水气病》篇云:“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清·尤在泾、陈修园等作注,均去“水饮所作”四字;吴谦主纂《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更将前十六字称作“衍文”。至此,疑窦丛生,不知所从,弃仲景此条经文不释、不用者,论水肿病将水气二因绝然分开者,不乏其人。余初阅《医宗金鉴》,似觉吴谦等人言之有理,然临证日久,时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中期,“肝炎科研方治疗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肾炎科研方治疗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胃炎一号治疗胃炎”,“功血一号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一类科研选题曾风靡一时。然而,大都不了了之,真正有成果的甚少。这类选题不了了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违背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中医治病,历来是既辨病又辨证。但由于病在各个发展阶段均是以“证”表现出来,所以中医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