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滑膜肉瘤是具有向不同程度上皮分化的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好发于四肢远端或关节旁,原发于脊柱旁病例少见。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青年女性腰骶椎旁滑膜肉瘤,MRI上病变信号不均匀,有分隔,侵犯周围骨质,邻近椎间孔、骶孔扩大。本文旨在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加强对该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并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动脉瘤破裂情况将其分为破裂组(67例)和未破裂组(10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动脉瘤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动脉瘤测量指标和颅内动脉瘤所在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测量指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47.76%vs 8.57%,P<0.05)。破裂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前弯角和前上弯角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OR=5.722)和较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OR=1.195)是促进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29.38°时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显著增大。结论 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和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增大是颅内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临床应用日趋成熟和广泛,CT成像与TAVI/TAVR深度整合,对于术前指导和术后随访均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国际心血管CT协会发表了《国际心血管CT协会TAVI/TAVR相关CT成像的专家共识》,从检查技术到报告内容,提出了规范化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5.
复杂冠状动脉疾病(CAD)心肌血运重建治疗策略的选择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基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的SYNTAX评分是当前重要的临床指导依据。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普及,基于CCTA的SYNTAX评分(CT-SYNTAX)成为研究热点。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可提供CAD的功能学信息,实现了CT-SYNTAX评分从解剖学向功能学的提升。就CT-SYNTAX评分在复杂CAD病人治疗策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离子通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一类具有特殊亲水性的蛋白质微孔道,是神经、肌肉、血管等细胞电活动的物质基础[1]。离子通道是生命有机体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石之一,其介导的生物电信号在心脏跳动、激素分泌、信号传导及认知记忆等所有生命过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离子通道在基因水平的突  相似文献   
8.
<正>三七又名田七、参三七,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多为栽培品,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其味甘、微苦,性温,主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补虚等功效,主治咯血、衄血、外伤出血及跌打肿痛等。三七及其主要成分的制剂多年来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三七在免疫性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现着重三七的主要成分及其在免疫调节方面研究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苷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总皂苷对各种疾病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保护心脏、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较为突出,但是其作用总是围绕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对Ca^2+运转的影响、提高NO水平等方面,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虽然目前对三七总皂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对其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仍有许多需要阐明的内容。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对三七总皂苷应用规律的认识必将得到进一步加深,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