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志福  喻松仁  丁敏 《光明中医》2014,(9):1816-1816
汗病是指一系列以汗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临床上以自汗、盗汗最为常见,其它尚有头汗、手足汗、半身汗、阴汗、腋汗、黄汗、红汗、战汗、狂汗、绝汗等。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医学典籍《内经》就已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据考,《内经》全文涉及"汗"之字有60个篇章共322次。其中《素问》34个篇章共127次,《灵枢》26个篇章共195次。  相似文献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作为常规体检的补充内容,纳入高校教师健康体检中,能有效实现早期筛查、脏腑功能监测、慢性病普查、疾病风险评估的目的,对于提高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从事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舌、脉诊的原理与意义,舌诊和脉诊在临床辨治中的相互参合、佐证等方面探讨了舌脉合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PTS)分子与冠心病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分为家系冠心病血瘀证组、家系冠心病非血瘀证组、家系非冠心病血瘀证组、家系健康人组、非家系冠心病血瘀证组、非家系健康人组6组,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外周静脉血血浆(或血清)中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等分子水平。结果家系人群研究中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TM、t-PA、P-Selectin、F1+2、TAT水平增加,SFMC、PAI-1水平无差异;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比较TM、t-PA、P-Selectin、TAT、SFMC水平增加。非家系冠心病血瘀证与非家系健康人比较各PTS分子均无差异。结论家系人群中PTS分子与冠心病血瘀证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抗凝血、促凝血等相互拮抗的分子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值得进一步探讨;非家系冠心病血瘀证与健康人比较PTS分子均无差异;且PTS分子水平在家系和非家系人群中有明显区别,这种差异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值得后续研究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浅析命门之涵义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从命门的部位、功能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命门与肾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肾命之病主要分为真阴虚损和真阳衰微,并提出阴虚补阴、阳虚益阳为治病之总则及治疗大诀。  相似文献   
7.
桂枝汤,号称众方之祖,为《伤寒论》第一首方,在临床上应用非常之广。应用时如能抓住要领,辨证精准,往往可获奇效。兹就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谈谈我们的拙见,不当之处还请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旴江医学著名医家有关针灸文献的整理,探讨旴江医学针灸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其对中医针灸的影响.浅析盱江医学在针灸理论和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急喉痹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及科学性。方法:将60例急喉痹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放血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放血疗法(即用毫针丛刺患处、用三棱针点刺拇指三商穴和耳轮三点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拉定胶囊和病毒唑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5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针刺放血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的愈显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急喉痹疗效确切,并经临床观察,具有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推移“痰瘀”演变规律.方法:采用维生素D3复合高脂饲养复制大鼠模型,动态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主动脉形态学、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由痰到瘀的变化即血脂、血液流变学、主动脉形态学等指标均随病情加重而变化,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基因表达也在逐渐改变.结论: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由痰到瘀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