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医药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6月有关中医药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中文文献354篇,英文文献77篇。二者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表中英文文献最多的作者分别是宋囡、WANG J。北京中医药大学及Chinese Acad Med Sci分别为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能量代谢、线粒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药)、心力衰竭等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形成17个聚类,大致归为5大类。心力衰竭、alzheimers disease(阿尔兹海默病)、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持续至今。结论:中医药调节心力衰竭及阿尔兹海默病的线粒体能量代谢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未来需加强团队、机构合作,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整合素α5、β5、β6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标本,按照TNM分期分为结直肠癌Ⅰ期组(n=5)、Ⅱ期组(n=19)、Ⅲ期组(n=14)与Ⅳ期组(仅肝转移,n=12)。另收集2018年8月-2020年5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0名健康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对血清标本进行外泌体提纯,运用纳米微粒追踪分析(NTA)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泌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清外泌体中整合素α5、β5、β6的表达水平。随访追踪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26例(52.0%),女24例(48.0%),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平均年龄58岁;TNM...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复方对中晚期脾虚瘀毒型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晚期脾虚瘀毒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复方每日1剂口服。两组均14天为1个周期,共观察2个周期。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QLQ-C30量表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卡劳夫斯基(Karnofsky)评分及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果治疗组QLQ-C30量表积分、癌因疲乏程度、中医证候评分、Karnofsky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复方能改善中晚期脾虚瘀毒型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胃复方对裸鼠胃癌BGC-823移植瘤及对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胃复方抑制裸鼠胃癌BGC-823移植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胃复方药液处理BGC-823移植瘤裸鼠,观察不同剂量胃复方干预后瘤体大小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瘤体组织PPARγ的表达。[结果]胃复方能抑制裸鼠胃癌BGC-823移植瘤的生长,作用于移植瘤裸鼠2周后,5-Fu阳性对照组(5-Fu组)、胃复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67%、19.00%、49.52%、29.36%,以中剂量组最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蒸馏水组、5-Fu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PAR-γ基因表达的IOD值分别为:0.04±0.02、0.05±0.01、0.05±0.01、0.09±0.02、0.06±0.01。胃复方中剂量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蛋白印迹法检测PPAR-γ基因表达,蒸馏水组、5-Fu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为:0.316 0±0.013 6、0.724 0±0.018 1、0.564 0±0.019 9、0.718 0±0.028 9、0.570 0±0.020 0,蒸馏水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Fu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与低剂量、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剂量组与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复方可能通过上调PPARγ表达的途径来抑制胃癌BGC-823移植瘤的生长,且以1倍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病机规律及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胃癌术后患者中医症状调查表》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采集数据,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结果胃癌术后症状及舌脉象条目共55条,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结论运用前瞻性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8.
从脾虚论治胃癌的立法依据、治法方药、临床观察、实验研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探索建立客观量化的胃癌脾虚论治理论体系提供思路。认为胃癌病因病机与脾虚相关,胃癌的治疗,当以"扶正培本"为治则,从健脾立法,在健脾基础上,常佐以化瘀、解毒、行气、消积等治法。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40岁。因吞咽梗阻2个月余,CT发现食管、胃肿物10 d入院。患者于2013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梗阻,当地医院查CT示:食管下段占位性病变,侵及胃底,考虑肿瘤性病变。骨扫描未见明显骨转移征象。胃镜提示:距门齿约27 cm至贲门处黏膜溃烂不平,结节状隆起,考虑胃癌?食管癌?胃镜活检未找到明确恶性证据。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l1月28日来我院就诊。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入院后进一步查鼻咽部及胸腹部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初步探索胃癌术后中医证候要素,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87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经一般性描述分析后进行因子分析,归纳证候要素。结果:经频数分析,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纳呆、形体消瘦;根据因子分析,公因子有9个,证候要素的病位在脾、胃、肝,病性为气虚、脾虚、阴虚、血瘀、痰湿、气郁、气逆。提示的中医证型:脾胃虚寒证、血瘀证、胃阴亏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及脾气虚证。结论:应用因子分析规范胃癌术后中医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辨证规范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