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最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尽管其安全有效,但其并发症骨水泥渗漏也相对常见,尤其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肺栓塞是其术后一种严重的、潜在致命风险的并发症[1~3],逐渐引起临床关注,但长期随访报道较少。我们治疗1例T12、L3、L4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无症状的骨水泥肺栓塞,经过7年随访,报道如下。患者女,60岁,因"跌倒导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SVCF)伴神经症状(neurological symptoms,NS)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一种严重的亚型。由于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状况、神经损伤情况、脊柱畸形、骨质量及合并其他疾病,手术策略要复杂得多。对于伴有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更加需要整体把握,全面分析,制定适宜的手术策略。随着对伴有神经症状的OSVCF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以及个体化治疗理念深入人心。笔者就伴NS的OSVCF治疗的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 椎体成形术:是指通过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生物材料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增加椎体稳定性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中。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指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组织强度下降、脆性增加等病理生理因素导致的椎体出现压缩、塌陷变形的疾病。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支架成形(vertebral body stenting system,VBS)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VBS组15例,PKP组25例,再根据术中透视手术节段是否呈后伸位,分为2亚组,VBS后伸位组7例,PKP后伸位组14例。 结果与结论:①与PKP组相比,VBS组术中注入骨水泥量较多(P < 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渗漏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②与术前相比,VBS组和PKP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在末次随访时进一步下降(P < 0.05);③VBS组与PKP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5),VBS组与PKP组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VBS手术后压缩Cobb角低于PKP组(P < 0.05),VBS组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④在亚组比较中,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目测类比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及椎体压缩cobb角、局部Cobb角)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⑤结果表明,VBS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VBS在注入更多的骨水泥的同时,对局部后凸畸形能起到更好的纠正作用;通过术中体位的摆放,使手术节段处于后伸位,能减少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 ORCID: 0000-0002-7618-7188(马延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椎骨密度、胸腰段骨折、是否存在椎体内骨坏死等)、手术因素(手术方式、骨水泥量、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还是均匀弥散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是否足够等),并记录患者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局部Cobb角及骨水泥再塌陷例数。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的因素纳入单因素研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1.0±3.5min。2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6±1.1年,随访期间共有30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椎体再塌陷,再塌陷率达12.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骨水泥剂量、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等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可能是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发生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的74例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且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椎弓根螺钉周围有无骨水泥强化,分为两组:骨水泥钉道强化(polymethylmethacrylate 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组,36例,男3例,女33例,年龄70.61±6.37岁,手术节段L4/5 32例、L5/S1 4例,骨密度-3.38±0.77SD;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组,38例,男2例,女36例,年龄69.79±5.90岁,手术节段L4/5 32例、L5/S1 6例,骨密度-3.32±0.57SD。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根据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或CT检查,比较两组的融合率、螺钉松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PS组平均手术时间147.21±17.11min,术中出血量138.03±42.45ml,平均住院天数8.82±1.07d;PMMA-PS组平均手术时间185.75±18.37min,术中出血量142.64±35.08ml,平均住院天数9.36±1.17d。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PS组与PMMA-PS组术前、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16±0.82分、6.93±10.88分;1.74±0.49分、1.92±0.47分;1.76±0.43分、1.81±0.40分;ODI分别为(51.84±4.41)%、(52.50±4.71)%;(18.03±2.74)%、(18.89±3.61)%;(17.24±2.77)%、(16.67±2.67)%;两组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和ODI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中无螺钉松动,CPS组中1例(2.7%,1/36)患者的2枚(1.3%,2/152)螺钉出现松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融合成功率(100%)相比CPS组(97.3%)无统计学差异(P0.05)。PMMA-PS组有27枚钉道周围(18.7%,27/144)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相应的神经并发症。结论:对于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融合术时,在规律抗骨质疏松的基础上,骨水泥螺钉强化与普通椎弓根螺钉组均可获得相似的临床疗效和融合率,但普通椎弓根螺钉组减少手术时间,避免骨水泥发生渗漏造成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故不推荐常规行骨水泥钉道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腰骶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采用后路腰骶椎固定治疗的患者61例,男6例,女55例,年龄67.5±6.6岁(60~86岁),骨密度T=-3.37±0.69 SD(-2.5~-5.4 SD),随访时间19.98±10.42个月(24~78个月),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根据S1螺钉的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强化组(A组,17例)、双皮质固定组(B组,20例)和三皮质固定组(C组,24例),比较三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松钉率、融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VAS和ODI方面,三组患者末次随访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组VAS和ODI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方面,A组腰椎骨水泥渗漏率为23.68%,S1骨水泥渗漏率为23.53%,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切口感染和双下肢肌力下降,没有患者发生螺钉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B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1.25%,2例患者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30.00%);C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4.56%,2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25.00%)。将B、C两组患者分为松钉组和未松钉组,发现其在年龄、融合节段、术后PI-LL上具有统计学差异(松钉组年龄更大、融合节段更长,术后PI-LL更大),在性别、BMD、BMI、手术方式、术前术后LL、SS、PT、PI、LL差值、术前PI-LL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能明显减少伴骨质疏松患者腰骶固定的松钉率,是骨质疏松性腰骶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2节段固定和PI-LL恢复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治疗胸椎椎体成形术(PVP)后残余肋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胸椎PVP术后仍残余肋间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内服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2周、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15/16),对照组为81.25%(13/16),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VAS评分方面,治疗后,除对照组治疗3 d后的VA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外,2组患者各个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对VAS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ODI评分方面,治疗3 d、2周、4周后,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2周和4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腰椎椎间盘穿刺,环锯钻孔通过导管进行髓核摘除。治疗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5例,其中椎间孔区8例。椎间孔外区7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51岁。结果: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6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随访期间1-3年,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安全、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一名合格医师的必经之路,与医院的未来发展和专科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也符合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我院脊柱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脊柱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CenterpieceTM微型钢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 方法 采用改良单开门手术,C3、C5、C7椎板开门侧行CenterpieceTM微型钢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结果 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6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11.1±0.78)分提升为 (15.3±1.12)分(P<0.05),术后复查CT及MRI提示椎管显著扩大、脊髓减压,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脱、门轴侧椎板内陷及再“关门”现象,术后2个月时仅有2例存在颈部轻微疼痛、僵硬感,术后半年复查症状消失。 结论 CenterpieceTM微型钢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术式,门轴固定牢固,能显著减少再关门现象及轴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