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仁治疗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统计,全世界约七十个国家及地区,2亿人患血吸虫病,6亿人口受此病威胁。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近年来,在内科领域中,国内外尚无突破性的有效治疗方法,仍处于对症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肝炎后肝硬化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血清锌、铜、铁含量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全组78例,其中男65例,女13例;年龄20~70岁。肝炎后肝硬化35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43例。血清锌、铜、铁采用AAS法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10例血吸虫病性结肠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征象、直肠乙状结肠窥镜所见及并发症等作了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纤维组织形成是肝硬化形态改变的一个重要部分,肝脏纤维增生也是造成肝脏硬变的重要因素,以下就肝硬化纤维增生的病理生理作一概述,供参考。纤维组织是由胶原埋嵌于含酸性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5.
<正>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涉及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在病原治疗后周围血中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采用~3H-TdR淋转试验及小鼠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_3、OKT_4、OKT_8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以期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在病原治疗后周围血中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并望对临床治疗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 上海中医学院晚期血吸虫病研究组,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根据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的病理特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各种证型的探讨,提出了“肝络阻塞、血瘀气滞、血不养肝”是本病的病因病机;1979~1980年间经过104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的辨证观察,发现患者都有两胁胀痛、腹部青筋绽露、积块坚肿、舌质多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感染所致结肠损害产生的临床病症可通称为血吸虫性结肠病。江苏省血研所总结365例的临床观察,认为目前所称的结肠病可包括:1、结肠粘膜下由血吸虫卵沉积引起肠硬化所致的结肠功能紊乱。 2、经抗虫治疗后残留的非特异性结肠炎。3、继发细菌感染造成的结肠特异性炎症。 4、血吸虫病性结肠肉芽肿。以下就血吸虫性结肠病的临床问题复习所见文献作一综述,供参考。一、发病情况在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地区,结肠病较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1979—1985年6年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316例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证型观察,有机会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对本病的中医病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上海中医学院晚期血吸虫病研究组经过廿多年的实践与观察,提出了“肝络阻塞、血瘀气滞、血不养肝”是本病的病因病机。我们从316例的临床辨证观察,发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两胁胀痛,腹部青筋绽露,积块坚肿,舌质多呈  相似文献   
9.
61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以中医的理法来探求其病因、病机,多归属“蛊胀”,并指出是虫毒所致。而“蛊毒千品,种种不同”,以致其夹杂症多,临床见证复杂,变化多端,难以治疗。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主要证候和全国血吸虫研究会1979年全国会议临床组讨论的中医分型原则,将61例晚血患者做了如下分型与临床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工冬虫夏草菌丝制剂治疗肝炎后肝硬化2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4年起,我们应用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菌丝制剂治疗肝炎后肝硬化22例,发现对提高患者血浆白蛋白有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小结如下。对象和方法本文22例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包括1例合并血吸虫病),男17例,女5例;年龄37—68岁,平均51.6岁;2例为代偿期,20例为失代偿期。22例中伴有腹水症者18例,其中2例同时伴有胸水;食道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