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现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NAFLD疾病进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认知功能损伤、情绪失衡等。本文归纳了不同阶段下NAFLD相关认知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早期预防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的潜在病因繁多且起病隐匿,病情的进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治疗一直是作为肝癌常规的非根治性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16s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微生物组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肝脏与口腔、肠道菌群的联系逐渐明确,口腔与肠道的菌群调控为该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综述了口-肠-肝轴的微生物理论基础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上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对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研究不断加深, 新发患者的诊断率逐年上升。但是某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并且趋向年轻化, 易出现漏诊或误诊, 甚至被当成散发型结直肠癌, 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熟悉和掌握遗传性结直肠癌的鉴别和诊断方法有利于识别潜在或高危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本文主要对遗传性结直肠癌中Lynch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癌风险、漏诊、误诊、手术选择及家系管理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以启示临床工作者要重视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多药耐药(MDR)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瓶颈。肝癌细胞作为一种先天性耐药的肿瘤细胞,普遍对放化疗不敏感,且肝癌患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多数患者确诊已为晚期,生存期短,复发率高,随之而来的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继之MDR成为原发性肝癌(PHC)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安全、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化疗增敏剂已成为肝癌耐药研究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中药在肿瘤疾病治疗的广泛应用,中药复方、中药注射液、中药单体在逆转肝癌化疗耐药方面机制研究也日益增加。基于中药研究现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其机制可概括为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影响酶类物质活性变化、诱导细胞凋亡,逆转细胞信号通路异常、调控肿瘤微环境等。传统中医药从多靶点、多途径的角度减轻了肝癌细胞化疗耐药,增加了肝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以及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因此,从中医药角度探讨肝癌MDR作用机制,对于逆转肝癌MDR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参考价值。然而目前研究存在实验类型较单一,不良反应等不足,因而在未来需要从实验室到临床进行多机制,多靶点的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
6.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消化性溃疡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消化科最常用的处方药,其使用量正逐年增加,随着药物的长期使用,近年来各种不良反应相继被报道。其中多项研究表明,PPI的使用将造成胃肠道菌群的紊乱,并与肠道感染风险升高呈正相关。本文就PPI与胃肠道菌群的关系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苇茎汤对RAW264.7巨噬细胞焦亡模型干预作用,以及对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焦亡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模拟巨噬细胞焦亡模型。空白组给予空白血清,加味苇茎汤组分别给予不同体积分数的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培养24 h,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检测LPS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和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焦亡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GSDMD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镜观察RAW264.7细胞,空白组细胞形态和结构最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明显焦亡,部分细胞内容物释放至胞外;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细胞焦亡状态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高剂量组最接近空白组。光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10年有关肠道菌群与健脾祛湿类方药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中医健脾祛湿法可有效扶助肠道有益菌,抑制致病菌,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度与多样性,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一种改良腹膜黏连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完全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实验组。假手术对照组仅做剖腹探查。实验组开展改良盲肠-腹膜黏连造模, 通过摩擦1 cm×2 cm范围内盲肠浆膜造成损伤, 同时刮擦对侧腹壁形成1 cm×2 cm缺损, 术中评价盲肠损伤程度。术后3、7、30 d分别剖腹探查腹膜黏连程度, 黏连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结果该模型构建平均时间25 min, 术中盲肠出血点平均为(11.670±0.271)个。与假手术空白组比较, 实验组术后3、7、30 d剖腹探查均可见盲肠与腹膜黏连。HE及马松染色显示黏连带中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结论该改良方法为构建腹膜黏连大鼠动物模型提供稳定工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大肠癌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中医认为大肠癌基本病机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正气渐衰,邪毒留聚,日久形成肿瘤,而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失调能够反映脾脏功能状态,在消化、吸收、免疫方面,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大肠癌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健脾法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健脾法调节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做,为进一步研究临床预防及治疗大肠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