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宁波市江北区溺水"黑点图"对流动儿童防溺水意识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利用宁波市医疗急救中心收集的溺水事件地理信息制做溺水"黑点图"。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380名流动儿童,向其展示"黑点图"8~10 min作为干预方式,并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其进行自填问卷测试。结果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对"认为溺水是宁波市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认为在你周围有很多溺水危险区域"、"认为你接触溺水危险区域的可能性大"和"认为你会注意刻意回避那些溺水危险区域"等信念的持有率分别为26.6%vs 55.8%、21.6%vs 50.0%、12.1%vs 29.2%和81.6%vs 89.5%,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对"黑点图"核心信息总接受率为79.5%,对画报整体平均评分为(30.9±4.7)分(满分为40分)。结论溺水"黑点图"能有效改善流动儿童防溺水相关信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室外细颗粒物(PM2.5)对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儿科门诊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 — 2017年江北区各医院儿科门诊患者资料及同期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2014 — 2017年儿科门诊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984 941人次。 PM2.5浓度较低时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增加的效应增长缓慢,而在较高浓度时,累积效应随着浓度的增加快速上升。 同浓度PM2.5的效应随着滞后天数的增加而减少。 不同浓度PM2.5的滞后天数不同,最长可滞后20 d。 同一浓度PM2.5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效应无差别,而对不同年龄儿童作用强度不同,3岁组和4 ~ 6岁组受到的效应最强。 在滞后10 d以前,各浓度PM2.5更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在10 d之后,对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效应更强,且后者的滞后天数更长。结论PM2.5浓度的升高会增加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量,并存在滞后效应。 同一浓度PM2.5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造成的危害有差别,但在性别方面没有差别,PM2.5在早期更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对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效应更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率、重复发病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4年江北区手足口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接种资料来自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筛选多次感染的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重复发病发生率为5.40%,手足口病患者发病月龄中位数单次发病为33.77(20.03,47.83)月,重复发病为38.26(22.05,54.75)月,第一次发病为23.93(15.87,36.87)月;重复发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27(5.23,16.06)月。3~岁组的重复发病发生率最高(χ2=37.51,P<0.001)。职业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性别为女性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保护因素(OR=0.73,95%CI:0.57~0.92),职业为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危险因素(OR=1.46,95%CI:1.16~1.84)。重复发病病例所在街道7 d内罹患率中位数为10.36(9.29,11.44)/10万,对照组街道同期罹患率中位数为8.95(8.16,9.74)/10万,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P<0.001)。重复发病儿童(病例组)与对照组接种针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P=0.17)。结论宁波市江北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疫情较严重,应重点关注男童、幼托儿童等人群,减少其与患者接触,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肝郁气滞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40例,采用疏肝调神针刺法(百会、印堂、合谷、太冲、引气归元)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3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评定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5-HT)水平,测定大脑皮层静息运动阈值(rMT),评定中医证候评分;并于随访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及随访时,患者HAMA、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后一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01)。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血清Glu水平、r MT值、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01,P<0.05),血清GABA、5-HT水平升高(P<0.001,P<0.01)。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0.0%(36/40)。结论:疏肝调神针刺法能有效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近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宁波市江北区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分析生活居住环境和行为习惯对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2019—2021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宁波市江北区监测点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资料完整并纳入分析1 144名小学生,近1年内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44.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2.28, 95%CI:1.37~3.82)、过敏史(OR=5.63, 95%CI:4.22~7.51)、居住地100m内垃圾站(OR=1.96,95%CI:1.07~3.59)和近1年内购置大件家具(OR=1.81,95%CI:1.11~2.94)是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女生(OR=0.71, 95%CI:0.55~0.92)和重污染天气总是佩戴口罩(OR=0.53,95%CI:0.35~0.80)是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性别、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过敏史、居住地100 m内垃圾站、近1年购置大件家具、重污染天气佩戴口罩等是宁波市江北区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疫情下隔离人群的焦虑情绪,分析其相关因素,评价针刺干预急性焦虑状态隔离人群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 2022年3月31日—9月9日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分管隔离酒店的1 160位隔离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 进行资料收集,并将符合急性焦虑标准且愿意进行临床干预研究的80例隔离人员随机分为疏肝调神针刺组(针刺组)、正念减压疗法组(正念组),每组40例,分别进行疏肝调神针刺、正念减压疗法干预,观察治疗前后的SAS评分、减分率及疗效。结果 调查研究共回收问卷1 160份,剔除包含缺失值问卷4份,最终得到1 156 份有效问卷(99.7%),存在急性焦虑情绪的隔离人员共184 例,占比15.9%。单因素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密接史、睡眠状况是隔离人员出现急性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结果显示,女性、高中以上学历、已婚、有密接史及睡眠变差是隔离人员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临床干预研究共纳入急性焦虑状态的隔离人员80例,针刺组及正念组各40例,均未出现脱落与剔除。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AS评分均下降(t针刺=15.562,t正念=11.571,P<0.001)。两组治疗后针刺组SAS评分差值d优于正念组(t=2.216,P<0.05)。与正念组同期比较,针刺组治疗后减分率(χ2=13.494,P<0.001)、疗效(χ2= 10.323, P<0.001)均优于正念组。结论 女性、高中以上学历、已婚、有密接史及睡眠变差的隔离人员出现焦虑症状的可能性更大,疏肝调神针刺干预急性焦虑状态的疗效优于正念组。(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o. ChiCTR2200061291)。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北区成蚊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蚊媒疾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0年每年4—11月,采用诱蚊灯法对江北区15处监测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蚊密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捕获雌蚊1 608只,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74.13%。成蚊密度高峰期为7—9月,2019年7月成蚊密度最高,达11.17只/(灯·夜)。每年不同生境均以牲畜棚密度最高,平均成蚊密度为6.10只/(灯·夜)。蚊密度与月平均气压(β=0.236,P=0.034)、月平均温度(β=1.330,P=0.001)、月平均湿度(β=-0.776,P=0.005)、月平均风速(β=-1.019,P=0.001)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本掌握了江北区成蚊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可有效指导蚊虫防制;另外,气压、温度、湿度、风速对蚊密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