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器官移植供体大约半数来自于创伤性脑损伤及继发脑死亡(BD)患者,而其中只有33%的心脏适于移植。脑死亡后多种病理改变能导致心功能障碍而不适于移植。为了减少脑死亡相关的心功能障碍,目前措施是应用甲基泼尼松龙、甲状腺激素及抗利尿激素联合复苏法,但临床效果存在争议。最近美国科研人员对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猪脑死亡后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将杂种猪进行硬膜下气囊扩张造成脑损伤,通过检测脑灌注压及激光多普勒血流确认脑死亡,  相似文献   
2.
循环休克所致的缺氧/复氧过程能导致活性氧自由基释放、内皮损伤及多器官衰竭。既往的研究表明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最近.法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前瞻性体外实验证实,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能预防内皮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实验于细胞灌流装置中进行.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下.用Krebs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持续灌注,平衡1h后造成2h缺氧和1h复氧过程.复氧结束后检测细胞死亡情况及氧自由基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3.
体外实验证实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减少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因子产生。台湾科研人员研究了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浆HDL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共纳入6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病后15d连续采血检测血浆脂蛋白水平,并观察临床预后,包括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显示:30d内死亡的患者前4d血浆HDL和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发病第1d HDL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IL-6)、  相似文献   
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都显著升高。细胞因子介导的全身中性粒细胞活化是SIRS的直接后果,并可能因此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最近日本科学家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活化功能作为器官衰竭的标志物,并对正颌术后发生SIRS和MODs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他们对21例正颌手术患者于术前2d、术后1d、3d分别采血检测其IL-6、IL-10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那天,儿子的班主任把我找去,扔给我儿子的作文本说:“你看看吧,都写的什么东西?狗屁不通不说还错别字连天。你呀,作为家长也该想一想办法了。我听说你在全国各地都有文章发表,在我们这儿大小也算个作家了,你应该有办法让你儿子写好作文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意大利学者研究了绿茶多酚提取物(GTE)对酵母多糖引起的大鼠全身炎症模型的作用。实验中大鼠腹腔注射酵母多糖(500mg/kg,溶于生理盐水).GTE组在酵母多糖处理后1h和6h分两次腹膜注射GTE(25mg/kg).于18h和12d观察动物体重和死亡率,评价器官衰竭程度。与酵母多糖组相比,GTE组大鼠腹膜渗出液减少,多形核白细胞(PMNs)迁移率降低,肺、肝、肾及胰腺功能损害减轻,肺和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如何减轻外科手术、器官移植及循环休克复苏后缺血-再灌注过程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最近,德国学者研究了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体外热缺氧和冷缺氧环境中对人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他们分别制作了缺氧和炎症两种细胞模型:一种是将人肝细胞置于4℃或37℃N2中的冷缺氧或热缺氧模型;  相似文献   
8.
梭形细胞脂肪瘤为罕见的脂肪瘤,由脂肪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由于其形态有一定异形性,容易误诊为软组织肉瘤。先将我科近期诊治的一例腰部梭形细胞脂肪瘤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烫伤大鼠小肠促炎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胆碱能神经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烫伤+电针足三里组(烫伤电针组)、烫伤+假电针组(烫伤假针组)、迷走神经切断+烫伤+假电针组(迷切烫伤假针组)和迷走神经切断+烫伤+电针足三里穴组(迷切烫伤电针组),每组10只.用沸水(96℃)浸泡15 s造成大鼠背部35%总体表面积Ⅱ度烫伤.伤后20 min,电针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穴30 min,强度为2~3 mA,频率2~100 Hz;假电针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穴外侧旁开0.5 am)30 min;迷走神经切断组先手术切断腹腔迷走神经再烫伤.各组大鼠于烫伤后6 h处死,取空肠组织,用于湿重法测定小肠组织含水率,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 与烫伤电针组比较,烫伤假针组、迷切烫伤假针组、迷切烫伤电针组TNF-α、NO含量、NOS、MPO活性和小肠组织含水率显著升高,DAO活性显著降低(均P<0.01).与烫伤假针组比较,迷切烫伤假针组、迷切烫伤电针组TNF-α水平显著升高,DAO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NO和NOS、MP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迷切烫伤假针组与迷切烫伤电针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可显著抑制烫伤大鼠肠道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肠黏膜损伤和组织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神经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glucose-electrolyte solution,GES)对40%血容量失血大鼠的复苏效果. 方法雄性SD大鼠,用氯胺酮-速眠新Ⅱ肌注复合麻醉后,行右侧颈动脉插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ES组(16只)、失血性休克(HS)组(HS组,20只)和HS+GES组(20只).GES组:不放血,手术后口服GES;Hs组和HS+GES组按大鼠血容量的40%分两次间隔15 min放血制模,HS+GES组于失血后0.5,1,6 h分3次给予3倍失血量的GES灌胃.测定平均动脉压及24 h肝、肾、胃和小肠组织血流量、红细胞压积、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二胺氧化酶等指标,并统计3组大鼠24 h存活率. 结果失血后4 h和24 h HS+GES组平均动脉压分别比HS组高9.7%和10.9%(P<0.05).失血后24 h,HS+GES组肝、胃和空肠组织血流量比HS组分别增加18.6%、88.4%和22.0%(P<0.05或0.01),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HS组(P<0.05),血浆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二胺氧化酶较HS组显著改善(P<0.01),失血24 h存活率也显著高于HS组(80%:30%,P<0.01).结论 口服补液能显著增加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和内脏组织灌流,维持血容量和血浆渗透压,减轻脏器功能损害,增加动物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