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双重内镜下用粘膜活检切除法切除4例病变,性质如下:粘膜内早期胃癌1例(Ⅱc型),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胃息肉1例和粘膜下肿瘤1例(二者为Yamada Ⅰ型),4例病变均小于2cm。未见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胃癌者内镜下切除后7天又行根治性胃切除,切除的胃标本病理检查显示内镜癌灶切除干净,无癌细胞残存。不典型增生者术后随访6周,内镜下活检未再有不典型增生的改变。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伏暑是发于秋冬而临床具有暑湿见证的一种急性热病。其发病特点是初期类似感冒;继而形似疟疾,惟寒热多不规则;以后则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却不清除,大便多溏而不爽。  相似文献   
3.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72例确诊PB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72例中男 8例 ,女 6 4例 ,男 :女为 1:8,平均年龄 (5 0 .8± 12 .5 ) (2 6~ 81)岁 ,近年来确诊人数显著上升。 (2 )主要临床特征为黄疸 (93.0 % )、乏力 (87.5 % )、食欲下降 (80 .5 % )、皮肤瘙痒 (41.7% )及脾肿大 (6 3.9% )、肝肿大 (2 9.2 % )。 2 0例(2 7.8% )合并其他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 (3)主要异常检测包括 :高胆红素血症 (93% )、ALP升高 (95 .8% )、γ -GT升高 (88.9% )、AST升高 (93.0 % )、ALT升高 (80 .6 % )、血清IgM升高 (83.8% )。抗线粒体抗体 (AMA)阳性率 81.4 % ,抗M2 阳性率 70 .3%。AMA阴性PBC与AMA阳性PBC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 (4) 38例病情好转 ,总有效率 5 8.5 % ,常规保肝药效果欠佳 ,加用熊去氧胆酸或皮质类固醇有一定疗效。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 ,近年来确诊病例数显著增加。血清ALP、γ-GT、IgM明显升高及AMA、抗M2 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胶态果胶酸铋三联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胶态果胶酸铋(CBP)合并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73例,并与用胶态次枸椽酸铋(CBS)合并阿莫西林+甲硝唑的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共73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疗程2周,旨在探讨各组HP的根除率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结果表明,CP及CBS两组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分别为83.56%(61/73)和76.71%(56/73);CBP组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及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4000治疗成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临床试验以欧车前亲水胶体为对照,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试验共入选病例124例,其中入选聚乙二醇4000治疗组64例,临床治疗评价病例63例,安全性评价64例;入选欧车前亲水胶体对照60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59例,安全性评价60例。聚乙二醇4000和欧车前亲水胶体的剂量分别为10g和6g,每日2次口服,疗程两周。结果聚乙二醇4000与欧车前亲水胶体均可使大部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大便形状、次数恢复正常,主要消化道症状消失,其总有效率相近,分别为85.7%和86.4%,但显效率不同,分别为81.0%及62.7%,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1%和11.7%,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聚乙二醇4000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在胃癌患者胃液、外周血清中检测基因甲基化的可行性,并结合胃液稀释固有荧光光谱评价二者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外周血清和胃液脱落细胞的死亡相关蛋白(DAP)激酶、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以胃良性溃疡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各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作为对照,同时检测胃癌患者和对照者的胃液稀释固有荧光光谱。结果5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外周血清和胃液脱落细胞中p16和DAP激酶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74.4%和68.1%、52.0%和58.0%、58.6%和76.0%,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均未检测到基因异常甲基化;20例胃溃疡患者溃疡周边组织、胃液脱落细胞中p16和DAP激酶甲基化阳性率为10.0%和20.0%、5.0%和15.0%,在外周血清中未检测到异常甲基化;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外周血清、胃液脱落细胞p16和DAP激酶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0.0%和23.3%、3.3%和3.3%、3.3%和20.0%。胃癌患者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强度较对照者明显增强(P〈0.05);以P1FI≥111.8为分界点分析胃液固有荧光光谱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1%和78.6%。p16和DAP激酶基因甲基化和胃液固有荧光光谱结合后诊断胃癌的敏感性提高到95.6%和97.8%。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清及胃液脱落细胞中可检测到与原发肿瘤组织一致的基因异常甲基化,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和DNA甲基化联合对检测胃癌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铝碳酸镁等常用黏膜保护剂对乙醇、阿司匹林、盐酸、泼尼松龙诱发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铝碳酸镁的黏膜保护作用与胃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四种方法造模.①乙醇造模:采用雄性Wistar大鼠84只,分为7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铝碳酸镁、麦滋林、替普瑞酮、吉法酯、硫糖铝、瑞巴派特、0.9%氯化钠溶液3 d,第4天动物在给药后再经口给予无水乙醇l ml造模.之后处死动物观察药物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计算各组胃黏膜损伤长度(mm)作为损伤指数.②阿司匹林造模:经口给予阿司匹林(300 mg/kg)及0.1 mol/L盐酸0.5 ml/100 g造模,余实验方法同①.③盐酸造模:经口给予0.7 mol/L盐酸1 ml造模,余实验方法同①.④泼尼松龙造模: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同其他模型,给药或0.9%氯化钠溶液5 d,第2~5天每天皮下注射泼尼松龙(250 mg/kg),第5天处死动物,用Guth法计算损伤指数.取每种动物模型对照组及铝碳酸镁组的第1、5和10号动物胃黏膜组织,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间隙的变化.结果 四种胃黏膜损伤模型中,各黏膜保护剂用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中铝碳酸镁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铝碳酸镁组胃黏膜上皮细胞间隙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种常用黏膜保护剂对乙醇、盐酸、阿司匹林、泼尼松龙诱发的胃黏膜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铝碳酸镁的保护作用更显著.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可从细胞学水平进一步证实铝碳酸镁的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8年9月~2000年5月我们运用针灸、走罐及封闭疗法治疗腰肌劳损58例,并与用常规药物治疗的58例进行疗效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表现.并将其分为三大类型:(1)肿块型:可表现为单发巨大肿块或多发结节状肿块.伴有粘膜皱襞粗大;(2)溃疡型:表现与溃疡型胃癌或良性溃疡相似;(3)浸润型:病变弥漫浸润类似皮革胃或局限性胃窦狭窄.伴多发糜烂或小溃疡。胃恶性淋巴瘤具有病变广泛.多中心性溃疡、糜烂、肿块及巨大皱襞同时存在的特点.当X线显示恶性病变征象.而内镜多次活检阴性者.应该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