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君  刘小鸣  张振凌  沈莎莎  吴瑞环 《中草药》2015,46(9):1302-1306
目的对姜半夏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和工艺进行客观评价和优化。方法以草酸钙针晶质量分数为指标筛选加姜方式和加热方法,以草酸钙针晶质量分数、水溶性浸出物得率及白矾残留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和综合评分法优选鲜半夏的炮制工艺。结果优选出的炮制方法及工艺为每100 g鲜半夏,加白矾10g、生姜(捣烂)20 g,共同加热至沸腾30min后浸泡3 d,再以120℃加压蒸煮40 min,清水洗净,晾半干,切片后干燥。结论优选的姜半夏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和工艺降低刺激性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质量分数,提高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鲜地黄及其保鲜加工品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凉血止血作用的区别。方法:SD雄性大鼠80只,以干姜水煎剂15 g·kg-1灌胃结合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联合给药15 d 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云南白药组、鲜地黄组、鲜地黄汁组、鲜地黄粉组、鲜地黄颗粒组、鲜地黄饮片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5 d,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的蒸馏水,余下各组剂量分别为:0.66,9,9,2,9,2 g·kg-1。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摄食量、饮水量、粪便含水量的变化,以及舌、胃、肺部出血情况。通过测定全血及血浆黏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等指标,考察鲜地黄及其保鲜加工品对模型动物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肛温升高,饮水量明显增加,摄食量减少,体重减轻,粪便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P<0.05,P<0.01),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灌胃给药鲜地黄及其加工品后大鼠热盛症状明显减轻,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渐趋于正常。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鲜地黄及其炮制加工品能够改善血热出血大鼠舌、肺、胃部出血损伤的相关症状。结论:鲜地黄及其保鲜加工品能够减轻血热出血大鼠的热象症状,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凝血系统指标,具有凉血止血功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薏苡仁土炒炮制前后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蒸发散射法对薏苡仁不同炮制品中甘油三油酸酯进行含量测定;Diamonsil C18(5μm,250 mm ×4.6 mm)色谱柱;乙腈二氯甲烷(653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7 mL·min -1;载气流速1.4 L·min -1,漂移管温度60℃。理论塔板数按甘油三油酸酯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结果:甘油三油酸酯含量薏苡仁土炒品0.76%高于薏苡仁生品0.54%。结论:薏苡仁经土炒炮制后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较生品有明显提高,薏苡仁土炒后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升高可能是薏苡仁功效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中秦皮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千金子种仁分为重、中、轻度泛油及未泛油4个等级,采用精密色差仪测定黄度值,采用实验室已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千金子种仁泛油后颜色逐渐加深;秦皮乙素平均含量:重度泛油种仁0.003 5%中度泛油种仁0.001 2%轻度泛油种仁0.001 1%≈未泛油种仁0.001 1%。结论:千金子泛油后秦皮乙素含量升高,不仅为进一步控制千金子质量提供依据,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含乌头碱类中药如乌头、附子等含毒性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内容,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方法: 查阅《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该类制剂的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具体内容,采用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含乌头碱类成分的饮片成方制剂共有100个,主要集中于骨伤科、经络肢体病系、内科肾系等。部分制剂处方组成中的饮片无检查项,尚缺少对君药、毒性中药等的含量检测。结论: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颁布时间较早,且修订周期长,再评价、验证不完善,需定期修改。应对含毒性中药的制剂进行系统性研究,建议加强对毒性中药的特殊成分的控制,严格确保制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