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接种裸鼠脾脏,建立肝、肺转移模型。方法将FRH-0201细胞系(120代)接种于7只Balb/c裸小鼠脾脏。出现转移时,将转移瘤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将转移的肿瘤行细胞培养,再次接种裸鼠脾脏,观察转移成瘤情况。结果脾脏局部成瘤率为100%(7/7),转移瘤发生率14.3%(1/7)。转移瘤细胞再次接种于裸小鼠脾脏,转移发生率100%。转移瘤电镜显示典型恶性细胞特征。转移瘤细胞染色体众数19条,主流范围18~44条。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瘤,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一致。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资料和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0例(31条肢体),男22例,女8例,年龄15~78岁。左下肢21例(70%),右下肢8例(26.7%),双下肢1例。外科手术后2例,长期卧床4例,局部钝性组织挫伤2例,无明显原岗22例。血栓形成时间6h~15d。  相似文献   
3.
后天性髂总动脉-下腔静脉瘘极为罕见,该病多是由于外伤或医源性损伤造成髂总动脉向下腔静脉穿破所致。由于分流量大,极易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瘘口易形成附壁血栓,术中易脱落造成致命性肺栓塞。我科2003年11月27日收住院1例,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1年前在当地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行髓核摘除术,术后出现心慌、气短,近3个月出现全身乏力,活动后明显气粗,胸闷,并出现过敏性紫癜,给予强心、利尿及激素治疗,不见好转,转入我科。体格检查,P82次/min,Bp150/50mmHg,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脐下方可触及血管震颤,并闻及响亮的连…  相似文献   
4.
1998年4月至今我们应用美国Bard公司的BardMarlexmesh(网状补片)和perfixplug(锥行疝环填充物)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疝31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1例中女5例,男26例;23~83岁,平均53岁。直疝2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2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例,左侧腹股沟斜疝4例,右侧腹股沟斜疝21例(2例合并隐睾)。12 麻醉方法 改良硬膜外麻醉16例,用025%利多卡因20ml加06ml芬太尼,普通硬膜外麻醉13例即用2%利多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嗜铬粒蛋白A(CGA)和肾上腺髓质素原中间片段(MR-proADM)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30只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分成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以15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其中治疗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在手术治疗后3、7d和14 d取5只大鼠的心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的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的技术要点和初步经验,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 总结1995年5月-2007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55例肾上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55例,后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3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例,皮质醇腺瘤6例,非功能性皮质腺瘤4例),皮质增生症5例,肾上腺囊肿4例,嗜铬细胞瘤9例,髓脂肪瘤3例,髓质增生3例,神经节瘤1例.手术时间70-360min,平均96min.术中出血10-200mL,平均50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11 d.平均8d.该组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5年,效果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肾上腺良性痰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7.
Cyclin 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yclin D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HCC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4.0%,极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均为阴性表达)(P〈0.01);阳性表达与肝癌的肝内转移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P〈0.05)。Cyclin D1的过表达均与病人术后〈3年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Cyclin D1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检测Cyclin D1对判定HCC预后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类肝门部胆管癌裸鼠瘤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肝门部胆管癌裸鼠瘤株模型。方法将人肝门部胆管癌标本进行细胞培养,传代。收集第40代、50代瘤细胞接种于4只裸小鼠皮下,并传至5代。各代瘤株行系列检查并与人肝门部胆管癌标本进行比较,观察肿瘤病理结构;采用实体肿瘤体外直接分散法制备染色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癌细胞超微结构特点;酶联免疫定量检测法检测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甲胎蛋白(AFP);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子(bF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及P53蛋白。结果原代移植成功率为25%(1/4),传代移植成功率为100%。各代肿瘤外观与原代移植瘤相同,呈低分化腺癌表现。染色体主流范围为69~81条。电子显微镜显示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细胞内CA19-9>240U/ml,CA125>500U/ml,CEA为54.23ng/ml,AFP为13.92ng/ml,血清中此四项均为阴性。VEGF、bFGF、PCNA、bcl-2及P53蛋白表达强度均为“++”。结论第5代肝门部胆管癌裸鼠瘤株可以作为人肝门部胆管癌的动物模型,为胆管癌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近期,我院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技术及各种内窥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如输尿管镜取石 (URSL)、经皮肾镜手术(PCN)、腹腔镜手术 (LS)等。我院 1986年 4月至 1999年 4月应用这些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2 435例 ,现就输尿管结石的现代治疗方案作一探讨。1.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435例 ,男16 42例 ,女 793例。年龄 17~ 73岁 ,平均 39岁。左侧 1112例 ,右侧 130 9例 ,双侧同时治疗 14例 ;上段 12 2 7例 ,中段83例 ,下段 112 5例。结石横径 0 3~1 8cm。ESWL治疗 190 7例 ,其中上段 10 6 2例 ,中段 14例 ,下段 831例 ;结石横径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