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的旋转力线至关重要,旋转力线不良影响手术效果.该文就股骨假体旋转定位参照轴中股骨上髁轴、股骨后髁线、股骨髁间前后轴、屈曲间隙平衡技术,以及胫骨假体旋转定位参照轴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肩锁关节脱位LINK钩钢板内固定术中缝合与不缝合喙锁韧带及喙锁韧带重建三种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单纯应用肩锁钩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9例,应用肩锁钩内固定并同时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5例,应用肩锁钩内固定并同时采用改良 Weaver法重建喙锁韧带组均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0例,随访12-24月,平均16.5个月,比较三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74例病人获得随访,按照Karlsson疗效标准,不韧带缝合组优23例(79.3%),良6例(20.7%); 缝合喙锁韧带组优20例(80%),良5例(20%);改良 Weaver法重建喙锁韧带组优16例(80%),良4例(20%)。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在肩锁关节脱位的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喙锁韧带的缝合或重建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肱骨中下段骨折行闭合复位治疗后出现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收治423例闭合肱骨骨折患者合并桡神经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肱骨骨折闭合复位后出现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占所有桡神经损伤的28%。7例随访10~17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按照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BMRC法)综合评定疗效,其中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6%。结论对于肱骨中下1/3骨折行闭合复位保守治疗时应考虑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对于已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病例,应尽早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桡神经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39例39指指端缺损,指端皮肤缺损面积均小于或等于1.2 cm2.随访检测患指指腹外观、持物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出汗情况、感觉等指标.结果 术后39指指端缺损皮瓣完全存活.术后1年随访,外观、出汗情况、持物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等令人满意.39指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仅有7.7%,46.1%的患者两点分辨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感觉综合能力恢复达优者占92.3%.结论 选择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末节指端缺损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并可获得良好的修复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5.
老年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老年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指征。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24例26足,男18例18足,女6例8足;年龄60~75岁,平均67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13足,Ⅲ型12足,Ⅳ型1足。术前和术后测量跟骨结节关节角(B?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结果:24例26足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4个月。B?hler角术前平均(10.4±8.2)°,术后平均(27.8±7.4)°;Gissane角术前平均(136.5±10.3)°,术后平均(124.3±4.2)°;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功能优5 足,良16 足,中4足,差1足。术后12足出现并发症,其中3足皮肤坏死,2足创口感染,1足腓肠神经损伤和6足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结论:老年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只要全身情况允许,老年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6.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到屈膝间隙的平衡和髌骨运动轨迹。目前常用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骨性标志有经股骨上髁轴、Whiteside’s前后轴、参照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干轴,最近又有人提出股骨滑车轴和股骨前轴的慨念。股骨似体参照经股骨上髁轴放置的可靠性最高,但由于术中难准确定位此轴线,限制了其运用。  相似文献   
7.
AO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较为少见,治疗上多以非手术疗法、交叉克氏针、各种钢板内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方法为主,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国内外文献较少报道。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笔者应用ESIN治疗儿童转子下骨折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该手术多数患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关节疼痛、僵硬、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收治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48例,其中6例疗效较差,笔者对这6例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骨替代物加强内固定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或主题词和关键词)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考克兰数据库(Cochrane databases)、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起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收集骨替代物加强内固定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准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术后再移位、再手术率、并发症(感染和骨折不连)、功能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和肌肉力量作为结局指标。计数资料采用风险差异及95%可信区间,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当同一计量资料在不同的研究中被不同标准评估时,采用其标准均值差及95%可信区间。按照考克兰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6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替代物加强内固定组术后较少发生再移位[SMD=-0.75,95%CI(-1.03,-0.47)],并可获得更好的功能[SMD=0.40,95%CI(0.20,-0.59)]。两组患者再手术率[RD=0.02,95%CI(-0.05,-0.09)]、术后1周疼痛[SMD=-1.79,95%CI(-13.55,-9.96)]、术后6~8周疼痛[SMD=-7.24,95%CI(-20.07,-5.59)]、术后12周疼痛[MD=-0.32,95%CI(-4.19,-3.55)],肌力[MD=1.25,95%CI(-6.98,-9.48)]、骨折不愈合[RD=0.02,95%CI(-0.01,-0.05)]、术后感染[MD=0.01,95%CI(-0.03,-0.04)]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单纯内固定治疗相比,采用骨替代物加强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术后较少发生再移位,且可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胫腓钩治疗Weber—C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至2007年7月,应用LINK胫腓钩治疗Weber-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5例(胫腓钩组),应用螺钉治疗Weber-C型骨折患者15例(螺钉组)。根据术前X线片判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程度,经术中探查证实;胫腓钩组于下胫腓联合平面置钩,钩住腓骨.固定于胫骨上。螺钉组于下胫腓联合平面自腓骨向胫骨钻骨隧道穿3层骨皮质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结果:30例患者获得24~36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胫腓钩组优14例,良1例.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螺钉组中优11例,良1例,可2例,差1例,3例发生断钉。结论:胫腓钩治疗Weber-C型踝关节骨折能有效地复位和固定,并能提供下胫腓微动关节的生理功能。[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