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BL教学;临床医学生;教育,医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你会单恋吗     
含笑 《现代健康人》2004,7(9):26-26
有一对夫妻正在吵架,吵到最后甚至准备大打出手。这时候,妻子的手上拿了一样东西,正准备往先生的身上掷去。请发挥你的想像力,想一想她手上拿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又一次因心情不顺找茬和老公吵起来,我对沉默不语的老公一通河东狮吼之后,将他骂出家门。老公走后,我心中的无明之火还是没有熄灭,于是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和老公离婚。 在翻箱倒柜的过程中,我翻出了一叠老照片。第一张照片上,一位斯文帅气的男孩和一个娇小妩媚的女孩手牵着手站在婚礼殿堂上,这不是我们当年的结婚照吗!这就是我们?那个男孩就是现在下了岗,每天在建筑工地卖苦力,被晒得黝黑、粗糙的老公?  相似文献   
4.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TdT法)研究抗肿瘤药物诱导人肿瘤细胞的凋亡。方法应用TdT法、DNA凝胶电泳以及电镜、光镜等技术研究有关细胞的凋亡。结果本研究表明,顺铂可以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和经SV40-T转染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并有很好的剂量和时间反应,同时还观察到,这些细胞的bcl-2mRNA表达降低先于细胞凋亡的发生。应用TdT法检测,在卡铂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观察到了凋亡细胞。结论TdT法有可能用于检测经化疗诱导的人肿瘤细胞的凋亡,以及评价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肺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proteinC,SP—C)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组成成分之一,其基因仅定位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II)中。编码SP—C的突变与新生儿及儿童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间质性疾病(ILD)密切相关。SP—C蛋白质的表达受发育和基因等的调节,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多,并对出生时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起关键作用。SP—C在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合成,包装成层状结构后进入肺泡表面细胞中,它的功能是稳定表面活性物质磷脂,使其沿肺泡表面分泌和依附。目前SP-B遗传缺陷在RDS的作用机制逐步明朗化,而对SP—C遗传缺陷研究较少,本文就SP—C的生物学特性、调节因子、遗传缺陷的临床表现、各种遗传缺陷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以及遗传缺陷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发病机制做一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SP—C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T波终点识别是ECG信号QT间期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由于T波末端呈对数衰减及易受杂音叠加的影响,使得高精度的T波终点识别显得困难。定义T波末端衰减率至某一阈值δ的时刻为T波终点,并将此法应用于QT间期的自动检测。以T波顶点为标识,将其后的0.2 s数据叠加成一个平均信号φ(t),以函数φ^(t)=Aeαt拟合φ的末端,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其参数。将此φ函数作为模板去匹配心电图的T波可获得相应的A和α值,并通过微分运算得出T波终点的位置。利用此方法进行QT间期检测,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21/18/13三体的无创性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病的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多,危害大,涉及的基因突变也很复杂,单基因遗传病的NIPT需要检测特异基因缺陷,因而需要更高的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单基因病的NIPT主要将单基因突变转化为单体型分析来提高突变分析灵敏度,以及直接对孕妇外周血胎儿基因突变进行精确定量的策略。该文对NIPT的发展,特别是单基因病的NIPT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对NIPT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关节松动治疗,1/d,持续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质针针刺法治疗,2/周,持续治疗2周。采用肩周炎疗效标准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标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力  姚丽娜  袁玮  秦冰  刘平燕  李含笑 《口腔医学》2021,41(10):905-909
目的 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指导咬合接触重建.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3shape口内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对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接触分布及强度进行分析、诊断.对照组常规使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接触.两组患者均采用调牙合和微创修复治疗方式改善咬合接触.术后1个月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统计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结果 食物嵌塞治疗有效率试验组94.59%,对照组97.3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咬合接触位点重叠率95.7%.结论 使用数字模型对食物嵌塞进行分析诊断操作简便直观,能正确指导临床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配体激活受体,包括3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PPARγ具有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体内糖平衡以及脂肪分化、生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通过荧光探针法研究PPARγ与配体结合,对研究PPARγ激动剂作用机制及筛选PPARγ激动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新型荧光探针法探究PPARγ与配体的结合能力以及筛选PPARγ激动剂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