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重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并对有随访的49例(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28例)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0个月~9年(平均1.7年),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9例,Ⅲ型6例,Ⅵ型4例。骨折均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韧带损伤的治疗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21例,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9例,差1例。手术治疗组28例,Ⅰ期修复19例:优17例,良2例。Ⅱ期修复9例:优5例,良3例,差1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Ⅰ期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排尿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原因有多种,因其结果是导致膀胱纤维化、容量小、压力高,合并上尿路积水,继发尿毒症而威胁患者生命[1],所以应及早诊断和治疗.本病从X线诊断方面报道并不多见.现将我院遇到的3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吕鹏 《中草药》2003,34(7):617-618
当红注射液是由以当归和红花为主料制得的注射液 ,具有舒筋活血 ,通络止痛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疼痛、腰间盘突出症等。本实验以当归中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为质控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热回流时间、煎煮时间、醇沉浓度、加水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 ,以优选最佳提取方案。1 仪器及药品  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5 1 5泵 ,486紫外检测器 ,2 0 2 1色谱工作站 (美国 ) ;UV- 760 CRT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阿魏酸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0 773- 95 0 6)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当归 Angelic…  相似文献   
4.
避免食用的食物:含糖食物与饮料,包括糖果、糕点、巧克力、蜜饯、冷饮、果汁、炼乳等;油炸食品;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油、熏肉、鸡皮、鸭皮等。某些喜食甜食的患者可以选用糖代用品:甜叶菊、罗汉果素、蛋白糖、元贞糖等。限制食用的食物:大米、面食、小米、玉米等富含淀粉的食物,要按每日热量需求来定;盐、作料要少放;含糖(指糖类物质)>10%的食物,如干枣、土豆、红薯、芋头、栗子、粉丝、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等,摄入时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蟹黄、带鱼、墨鱼等。不限制食用的食物:各类蔬菜,如:黄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丹灯通脑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别。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各个化学成分,质谱采用全扫描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检测色谱流出物。根据质谱提供的化合物精准分子量、多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和数据库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定性鉴定化合物。结果 共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醌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并对其药材来源进行了归属。结论 利用UHPLC-Q-Orbitrap HRMS建立的鉴别方法,能够准确、系统、快速地鉴定丹灯通脑胶囊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为研究丹灯通脑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固体制剂乙醇蒸汽灭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探讨乙醇灭菌方法对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效果。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对总计约30个批次的品种进行乙醇蒸汽灭菌效果评价。结果 饮片合格率为90%,粉末合格率为38%,成品合格率为62%。结论乙醇蒸汽灭菌方法可行,灭菌效果明显。但饮片灭菌后的后续粉碎、制剂过程需进一步完善,强化净化管理,才能保证最终成品合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力康胶囊(WLK)对实验性胃溃疡(GU)的防治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水浸束缚应激性胃溃疡和大鼠乙酸灼烧型胃溃疡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小鼠溃疡指数及各组大鼠溃疡面积;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胃力康胶囊对胃组织病理变化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和白细胞介素-8(IL-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胃力康胶囊3个剂量组(9.198g、18.396g、36.792g(原生药)/kg)及胃力康颗粒组(36.792g(原生药)/kg)对小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胃力康胶囊3个剂量组溃疡抑制率在27.67~44.02%之间。对大鼠乙酸灼烧型胃溃疡都有显著的治愈作用。胃力康胶囊3个剂量组(7.67g、15.33g、30.66g生药/kg)及胃力康颗粒组(30.66g原生药/kg)光镜下胃溃疡深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并可见幽门腺代偿性增生和溃疡修复,胃力康胶囊与胃力康颗粒对大鼠乙酸性溃疡组织病理学愈合的促进作用相当。胃力康胶囊组及胃力康颗粒组对胃溃疡周围组织上皮细胞IL-8、NFκB-p65(F-6)表达的上皮阳性细胞面积分数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具有抑制胃溃疡周围组织上皮细胞IL-8、NFκB-p65(F-6)表达作用。结论:胃力康胶囊对小鼠水浸束缚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可减少溃疡指数,提高溃疡愈合率。胃力康胶囊通过抑制NF-κB激活,下调IL-8的过度表达,从而发挥对乙酸灼烧型胃溃疡的抗炎和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围诱导化疗期外周血象及肺部感染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年龄≥60岁)急性髓系白血病住院患者55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联用康莱特注射液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单纯治疗组23例。单纯治疗组采用化疗及支持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纯治疗组基础上予康莱特注射液2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外周血象及住院期间输血量、造血细胞因子使用量、肺部感染率、真菌感染率、抗感染药物使用种数及天数。结果 1个诱导化疗疗程后,单纯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CR+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30.0%、52.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41.0%、5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治疗组1个诱导化疗疗程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住院期间输注悬浮红细胞数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单纯治疗组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率、真菌感染率分别为87.0%、60.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75.0%、4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治疗组抗感染药物使用天数为17 d,联合治疗组为11 d,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围诱导化疗期辅以康莱特注射液有提高疗效的作用趋势,可改善患者血象,减少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调节训练对近视儿童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6~12岁近视儿童92例(179眼),对所有患儿进行调节灵活度训练后,观察患儿屈光状态、年屈光度数增长幅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通过调节训练后,共有126眼达到正常,总有效率为70.39%,其中6岁~组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依据近视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3.00D)、B组(-3.00D~-6.00D)和C组(>-6.00D),其中A组(<-3.00D)调节训练有效率为89.71%,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A组(<-3.00D)、B组(-3.00D~-6.00D)和C组(>-6.00D)训练后屈光度年增长幅度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6.00D)患儿训练前屈光度增长幅度最高(P<0.05),而训练后增长幅度虽有下降,但仍为最高(P<0.06)。结论:近视患儿通过调节训练可延缓屈光度的发展,在低年龄和低度近视患儿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