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外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骨代谢骨形成与骨吸收保持动态平衡,妇女在绝经前因孕产、哺乳等原因消耗大量骨钙,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受到影响,致使破骨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强,引起骨量丢失,骨质疏松一旦发生,疼痛、骨折便伴随出现,导致生存质量下降,严重者可致残致死,所以其预防比治疗更具意义。本文针对女性骨代谢特点,基于“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着眼重点阐述PMOP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阐述了“肾虚-骨枯髓空-骨痿”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骨枯髓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机结合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痿)“骨枯髓空”的病机特点,以及运用补肾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骨肉不相亲"理论,从中医基础理论、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综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痿)脾虚、肾虚和脾肾两虚病机的科学涵义,以及运用补肾健脾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挖掘、完善"骨肉不相亲"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NEI网络调控秉承现代医学“元素中心论”建立,而中医理论秉承“系统中心论”建立,两者均强调机体的整体性和时空性特点,各种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等信使不仅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的“共同语言”,同时也是中西医交融的结合点或共通点。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演变过程中,NEI网络对骨代谢的调控机制与其“脾肾同病、骨枯髓空、骨肉不相亲”的病机特点存在诸多联系,或者说后者是NEI网络微观信息的最终表达。鉴于此,本文就骨质疏松(骨痿)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药结合NEI网络对骨代谢的调控平衡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多注重内治或者外治,而忽略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应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既注重治疗又重视患者功能锻炼和自我保健以达治养结合。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可以作为其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与临床结果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观察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经关节镜治疗的34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d Ankle Society,AOFAS)和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进行临床结果评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预后因素和临床结果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获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14.37±4.51)个月,VAS和AOFAS评分最大改善平均为术后(4.6±1.3)个月。术后24月VAS评分平均为(4.3±1.2)分,与术前(7.4±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OFAS评分,术后24月随访时平均为(78.4±7.6)分,与术前(41.3±11.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M由术前的(26±5.8)°改善为(31.8±9.5)°.AOFAS评分:优25例,良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2%.踝关节损伤、职业类别及X线分级与临床结果有显著性相关,年龄、性别、病程与临床结果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关节镜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良好选择,能够阻止或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踝关节的功能。踝关节损伤、职业类别及X线分级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总结何洪阳教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理筋推拿、患髋练功和自我保健,主要体现了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养血通络和医患合作的治疗特点,阐明了痰瘀阻络是主要病机,扶正通络和综合治疗强壮关节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水泥分布形态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采用PVP治疗的OVCF患者依据骨水泥分布形态不同分为A组(骨水泥分布呈H型,91例)、B组(骨水泥分布呈T型,49例)和C组(骨水泥分布呈O型,16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疼痛VAS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7~36(25.1±7.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水泥渗漏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入量A组>B组>C组(P<0.01)。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A组0.05)。3组伤椎后凸Cobb角术后1年、2 d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1年与术后2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骨水泥...  相似文献   
9.
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活血定眩胶囊、西比灵胶囊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2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差异,评定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03﹪(63/67),对照组82.54﹪(52/63),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在缓解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个月内症状、体征有轻度复发者4例(6.34﹪),对照组18例(34.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重度复发者。2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和受试者依从性优于口服西比灵胶囊。  相似文献   
10.
骨力学调控系统贯穿于生命活动始终,是骨组织赖以适应生物力学和非生物力学等外界环境的主要调控机制。股骨是人体最重要的负载骨,而股骨头又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其结构和功能与应力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应力作用使股骨头拥有独特的结构单位以满足其功能;另一方面股骨头为适应不断改变的力学和非力学环境,自身的骨质及结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该文通过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骨力学调控系统机制,试图通过合理负重以减少骨塑型期和骨重建期的股骨头应力性吸收、坏死来预防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