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52例符合条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6例,通过家庭干预及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饮食、戒烟酒、适量运动及出院后家庭干预措施。1年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统计学结果1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验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干预前后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易发因素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目的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院内感染,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易发因素采取综合性于预措施。目的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院内感染,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吕守真 《河北医药》2009,31(15):2010-2011
气管插管是治疗危重患者呼吸衰竭、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其中非计划性拔管是气管插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尤其是非计划性拔管后需再插管的患者将延长机械通气时间、ICU天数、住院天数和增加医护工作量[1]。为此,对我院3年以来ICU室患者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急性期过后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和康复训练,对实验组运用认知行为干预法进行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采用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评估,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各项指标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1984年7月我院抢救一例口服“3911”中毒患者,病程中曾出现昏迷、呼吸衰竭、心脏骤停、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经过9天的抢救病人痊愈,现从护理角度谈谈抢救时洗胃的体会。过去认为中毒病人超过4小时就不必洗胃,本例服毒后6小时胃液中仍有较浓的有机磷臭味。因此,我们认为凡口服中毒即使超过12小时,不管服量多少,只要病情没有好转均应常规洗胃。洗胃液选择也很重要,凡口服乙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3911、1605、1059、甲基1059、杀螟松、久效磷、苯硫磷、亚胺硫磷、甲胺磷、二嗪农、谷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禁用1:5000高锰  相似文献   
7.
吕守真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5):437-439
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供应室环节质控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质控管理小组,严格工作流程,针对各环节中出现的不完善行为及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学习,并跟踪整改,杜绝破窗现象。结果实施后护理缺陷明显减少,各项检查项目对比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临床科室满意度由91.66%上升到100%。结论应用破窗理论进行环节质量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及风险意识,使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提高了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及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因无菌物品的质量问题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