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8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患者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8月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对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梗患者再发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所有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结果:治疗后,就两组急性心梗患者再发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急性心梗患者再发20例,占20.0%,对照组再发68例,占68.0%。由此对观察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再发预防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梗的再发率,对其再发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月~2013年4月入我院治疗的6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A组(稳定型心绞痛组)、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C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均有21例患者,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21例健康人员进行对照。对各组hs-CRP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的hs-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明显高于A、B两组,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hs-CRP浓度≥5mg/L的患者占该组总数的71.43%,B组hs-CRP浓度≥5mg/L的患者占该组总数的90.48%,C组患者hs-CRP浓度均≥5mg/L,达100%。A组hs-CRP浓度异常例数明显少于B组和C组,B组hs-CRP浓度异常例数则明显少于C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的检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患者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8月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对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疗效。[方法]将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消石汤。[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医患纠纷由来已久,而如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有: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目前尚无办法解决,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医生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水平不高、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医疗制度不健全等均是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要解决医患纠纷,就必须加强医患双方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和医患纠纷处理机构,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UA)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二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三联组用硝酸甘油(NTG)10mg,肝素钠2500~10000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点滴1~2次/d;罂粟碱30mg,肌肉注射,1~2次/d;7d为一疗程,停药1~2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二联组用NTG+肝素钠,给药方法同三联组。对照组用50%葡萄糖溶液500ml加正大丹参20ml,静脉点滴,1~2次/d,7d为一疗程,停药1~2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三联组1d内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7d恢复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二联组和对照组(P均0.01)。结论三联疗法疗效显著,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用于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吕兴旺 《北方药学》2014,(4):109-109
随着流行病学的发展,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和康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CKD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该病治疗费用高,治愈率及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并发心血管疾病之后,患者的危险性更高,是导致CKD患者伤残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和非传统危险因素进行论述,希望能为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医患纠纷由来已久,而如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有: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目前尚无办法解决,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医生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水平不高、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医疗制度不健全等均是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要解决医患纠纷,就必须加强医患双方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和医患纠纷处理机构,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吕兴旺 《大家健康》2014,(7):132-132
目的:探讨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梗患者再发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所有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结果:治疗后,就两组急性心梗患者再发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急性心梗患者再发20例,占20.0%,对照组再发68例,占68.0%。由此对观察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再发预防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梗的再发率,对其再发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