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 MRS 与 DWI 序列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5例颈髓损伤患者的 MRI 平扫图像进行分析,根据 T2 WI 上脊髓信号有无改变,分为 A 组———不完全损伤组(T2 WI 信号无异常)63例和 B 组———完全损伤组(T2 WI 高信号)32例,C 组———对照组50例,进行 MRS 及 DWI 检查,分别测量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乳酸(Lac)波峰面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 NAA/Cho、NAA/Cr、Cho/Cr、Lac/Cho 值及 ADC 值。结果在 MRS 序列上,B 组较A 组中 NAA/Cho、NAA/Cr 显著减低(P <0.05);B 组与 C 组比 NAA/Cho、NAA/Cr 值降低,Lac/Cho 值升高(P <0.05);A 组与 C组比仅 Lac/Cho 值升高(P <0.05)。在 DWI 上,A 组 ADC 值为(0.79±0.17)×10-3 mm2/s,低于 C 组(0.93±0.15)×10-3 mm2/s (P =0.026);B 组 ADC 值为(1.21±0.20)×10-3 mm2/s,明显高于 C 组(P =0.017);A 组与 B 组比较,前者 ADC 值低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3)。结论MRS 可以无创定量测定创区颈髓相关代谢介质的变化,从代谢及分子水平反映颈髓损伤的不同程度;DWI 对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DWI 及 MRS 联合成像对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做法(1)从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入手:制定产科护理质量及护理行为评价标准,护理操作常规,护理文书书写标准,礼仪规范,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护理流程,产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对发生医疗纠纷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人员要求:严格人员准入,有执业证,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相关制度、医德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母乳喂养知识、政治思想教育等,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优化人员结构,对在职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与工资奖金等挂钩,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工作,轮流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配备必要的器械和抢救设备。(2)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在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并与手术探查结果作对比.结果:MRI诊断与手术探查在诊断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根性撕脱伤、节后神经断裂以及创伤性脊膜囊肿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析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部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颈髓信号有改变者纳入完全损伤组、颈髓信号无改变者纳入不完全损伤组,同时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受检者进行MRS分析,测定并计算损伤区(对照组测定颈髓延髓交界处)氮乙酰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NAA/肌酸复合物(Creatinine,Cr)、Cho/Cr及乳酸(lactate,Lac)/Cho的比值。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150例颈髓损伤患者中,83例颈髓信号无改变(不完全损伤组),67例颈髓信号有改变(完全损伤组);50例志愿者颈椎、颈髓信号无异常(对照组)。3组Cho/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8,P=0.222)。3组NAA/Cho、NAA/Cr、Lac/Cho比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13;χ2=7.481,P=0.024;χ2=6.374,P=0.029)。组间两两比较,不完全损伤组和对照组NAA/Cho、NAA/Cr比值高于完全损伤组(χ2=-2.874,P=0.008;χ2=-4.127,P=0.003;χ2=-3.547,P=0.005;χ2=-2.915,P=0.011),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Lac/Cho比值高于对照组(χ2=-4.341,P=0.004;χ2=-2.145,P=0.012),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S可通过定量检测损伤区颈髓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自身对比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纳入的受试者均进行DTI成像,对不同节段颈髓参数均与颈2/3段取比值,对比健康组取比值前后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性,探究取比值方式是否可以减小DTI成像参数的个体差异。将取比值后健康组与病例组的参数作对比,并结合常规磁共振测量脊髓纵横比,分析FA和ADC与脊髓纵横比的相关性,最后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判断取比值后FA和ADC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并给出诊断临界值。  结果  健康组的FA与ADC值存在个体差异性,取比值后健康组FA与ADC的个体差异性消失(P > 0.05)。健康组和病例组对比,病例组的比值后FA降低而ADC增高,并且病例组比值后FA与脊髓纵横比成中度正相关(r= 0.617,P < 0.05),比值后ADC与脊髓纵横比呈低度负相关(r=-0.478,P < 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比值后FA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为0.821,临界值为0.917;ADC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为0.791,临界值为1.140,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为0.896。  结论  对DTI参数取比值后可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在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方面更有临床实用意义;取比值后FA和ADC与脊髓压缩纵横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2011-2015年,远安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在9‰左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我县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已初显成效。本文旨在通过对远安县出生缺陷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干预措施,不断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出生缺陷高发地和高危人群的重点指导,全面推进我县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变远安县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状况,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对1993~2003年“两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实施10年以来的妇女、儿童健康指标、工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明显降低,但部分指标未能实现“两纲”预期目标。结论:由于县政府及县卫生局的重视,县妇幼保健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开展妇幼卫生工作,使远安县基层妇幼保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治疗方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46例,分两组治疗,一组用单口服阿司匹林片每日每公斤体重80-100mg,热退后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mg;另一组在口服阿司匹林片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每公斤体重1.0g。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较单用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发热时间短,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大为下降。结论通过两组比较,丙种球蛋白组在治疗时间、及时缓解急性期炎症表现等多方面明显优于单服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后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CRP的检测。结果观察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RP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RP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RP水平的升高提示冠心病,在冠心病诊断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1983由Nora等[1]首次报道并命名,故又称Nora病.在2013年的第4版WHO骨和软组织肿瘤分类[2]中,BPOP被作为一种良性的软骨来源性肿瘤单独列出.本病多见于手、足短管状骨,亦可见于长骨,部分患者常有创伤病史,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30岁之间的成年人,无性别差异[3].本病病灶较小,直径常<3 cm,临床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偶有关节活动障碍,病灶周围皮肤可见充血和红斑[4],因此,本病病史无特异性,易与相同发病部位的其他骨与软骨病变相混淆.笔者收集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BPOP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其影像特征及其与其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