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胫腓钩治疗下胫腓分离的疗效。方法对23例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患者采用胫腓钩固定,参考Leeds评价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7个月。所有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评价均为优良。结论胫腓钩固定符合下胫腓关节生物力学,固定过程中不损伤下胫腓关节连接结构,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解剖复位,是下胫腓关节分离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敏  孙玉强  周浩  叶湛  孙晓海 《中国骨伤》2009,22(8):609-611
目的:通过对术后股骨颈骨折患者两侧旋髂深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以及股骨头的ECT、MRI检查,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血供重建的作用。方法:45例股骨颈囊内骨折,男30例,女15例;年龄16-50岁,平均36.5岁;病程乱25d,平均10.2d。头下型20例,头颈型10例,经颈型15例。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年6个月,对术后两侧旋髂深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并行股骨头的ECT、MRI检查,动态观察转移血管的充盈情况并监测受区血供重建变化。结果:术后3周,38例行DSA检查显示,转移的旋髂深血管均通畅;7例行CTA的患者中2例显影不确切,再次DSA检查见血管通畅。术后1年以后的DSA或CTA检查均显示转移血管通畅。术后3、6、12个月ECT检查显示患侧的股骨头内核素浓集,分布均匀,两侧股骨头的放射性比值(ROI)的患侧与健侧的比值(D/N)均大于1.0,D/N平均值术后3个月为(2.12±0.21),术后6个月为(2.04±0.14),术后12个月为(1.71±0.11),术后3、6个月之间的D/N值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的D/N值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P〈0.05)。但MR检查未发现股骨头密度下降、形态改变。结论:DSA、CTA、ECT、MRI证实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可以为股骨头提供有效的血供,有利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7例。结果45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9个月,肩锁关节无再次脱位。结论锁骨钧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叶湛  王敏  郑锋 《中国药业》2013,22(11):102-103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残余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医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3 d开始口服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周、2周、3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术后3周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6例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对症治疗后逐症状消失,1周后肌酐清除率及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残余疼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根据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对跟骨骨折块区块化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6~54岁,平均48.5岁。其中双侧骨折4例,共手术62足。合并跟骰关节骨折11例。SandersⅡ型17足,Ⅲ型38足,Ⅳ型7足。按Zwipp分型,4部分+1关节14足,4部分+2关节19足,5部分+2关节29足。均行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将跟骨骨折块分为5大区块,以外侧钢板为中心,每一区块保证至少2枚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22.1个月。术前Bhler’s角平均为-12.05°,Gissane’s角平均为93.12°。术后Bhler's角平均为29.35°,Gissane’s角平均为124.26°。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30例,良19例。AOFAS评分优31例,良14例。结论:结合Zwipp分型及Sanders分型,将跟骨骨折块区块化,从而指导螺钉的固定方式,手术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选择适当的支具佩戴对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9人,研究组佩戴适当的支具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电刺激疗法,9个月后进行随访,分析整理Risser征级别和Cobb角对矫正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和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差异进行评价。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11.11%)和3例(33.33%)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sser征级越低,初诊矫正率、侧凸进展率越高,顶锥旋转矫正率并未表现出规律,不同Risser征级下初诊矫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凸进展率和顶锥旋转矫正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功能/活动度、疼痛、精神健康和治疗满意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佩戴合适的支具可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侧凸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腺瘤是一种良性疾病 ,有的学者主张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以减少同侧病灶的残存或复发机会[1];但也有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对良性结节行破坏性较大的腺叶切除术[2]。我们对本院1994年至1997年间的37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1.一般情况1994年至1997年间我院拟诊为甲状腺腺瘤而手术并获得随访的病人共381例 ,其中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而行根治术 ,另375例中行腺叶次全切除术272例 (A组 ) ,腺叶全切除术21例 (B组 ) ,腺瘤摘除术82例 (C组 )。A组男…  相似文献   
8.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展成ARDS,死亡率高达35%~85%犤1犦。因此,分析ARDS的相关因素,对判断伤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重度颅脑外伤352例(GCS<8),其中男226例,女126例;年龄16~82岁。2.损伤原因:交通伤213例,坠落伤98例,锐器伤6例,钝性伤12例,摔伤21例,其他2例。开放性损伤36例,闭合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锋  王敏  叶湛  徐红野 《中国骨伤》2005,18(8):496-497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75%骨折涉及距下关节。自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行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固定加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治疗36例(45足)跟骨粉碎性骨折,经平均10个月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钛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75%骨折涉及距下关节[1].对于这类CT扫描提示跟骨关节内骨折,本院大部分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钛钢板固定加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治疗.从2001年6月至2003年10月,共治疗28例34侧跟骨粉碎性骨折,经平均随访10个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