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部外伤性气管缺损的修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断端吻合、肌骨膜瓣修复或人工气管移植等,但都因有一定的缺陷,限制了它们的使用,特别是在急诊情况下利用肌骨膜瓣修复已成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使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外伤性气管壁缺损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3D CRT/IMRT治疗前行CBCT扫描,测定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为头颈部肿瘤制定放疗计划CTV外放PTV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arian-21E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BI),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系统自动重建成断层图像,获得患者腹背、头脚、左右方向的摆位数据,并直接与治疗计划CT扫描图像相匹配得出两者间误差。结果统计268组CBCT扫描摆位误差数据显示,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2±1.7)mm、(1.8±3.2)mm、(0.5±2.0)mm,绝对最大值分别为7mm、12mm、7mm,以头脚方向的移动幅度稍大。小于3mm和5mm的误差在三个方向上分别为58%、43%、76%和85%、81%、94%。结论通过对本组CBCT扫描测得的误差数据分析,头颈部肿瘤在设计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计划外放PTV时,考虑由摆位而引起的误差边界(SM)一般要3~5mm。  相似文献   
3.
基于CBCT扫描分析头颈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3D CRT/IMRT治疗前行CBCT扫描,测定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为头颈部肿瘤制定放疗计划CTV外放PTV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Varian-21E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BI),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系统自动重建成断层图像,获得患者腹背、头脚、左右方向的摆位数据,并直接与治疗计划CT扫描图像相匹配得出两者间误差.结果 统计268组CBCT扫描摆位误差数据显示,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2±1.7)mm、(1.8±3.2)mm、(0.5±2.0)mm,绝对最大值分别为7mm、12mm、7mm,以头脚方向的移动幅度稍大.小于3mm和5mm的误差在三个方向上分别为58%、43%、76%和85%、81%、94%.结论 通过对本组CBCT扫描测得的误差数据分析,头颈部肿瘤在设计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计划外放PTV时,考虑由摆位而引起的误差边界(SM)一般要3~5m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5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均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分析疗效及愈后。结果对于52例难治性病例均进行随访,时间为6周~1年。显效4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鼻中隔穿孔、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起效快,疗效好,临床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两种体膜标记法的误差值,以选择出更好的提高摆位精度的标记法。方法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体膜开窗组和不开窗组,各13例,所有病人在调强放疗前通过椎体素CT(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不开窗法为:(3.800±0.895)mm、(3.200±0.927)mm、(2.900±0.872)mm;开窗法为:(2.100±0.639)mm、(1.300±0.826)mm、(1.500±0.574)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膜开窗标记法减小了摆位误差,提高了放射治疗摆位重复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慢性咳嗽的常用推拿选穴规律。方法:选取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的128例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基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电子病例系统,收集峨眉伤科流派传承人开具的推拿处方,运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Apriori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的选穴特征和规律。结果:小儿慢性咳嗽中湿热咳嗽64例(50.00%),痰湿咳嗽30例(23.44%),阴虚咳嗽20例(15.63%)和气虚咳嗽14例(10.94%)。128个推拿处方涉及7个复式操作手法,应用总频次96次;44个特定穴,应用总频次为1 361次。结论:小儿慢性咳嗽证型以湿热、痰湿为主,峨眉伤科流派治疗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复式操作手法为辅,核心选穴为内八卦、脊、大肠经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步灌肠法对行造瘘还纳病人远端肠段肠道准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3年以来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改良的石蜡油保留灌肠,等渗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甲硝唑、链霉素溶液保留灌肠的三步灌肠法行造瘘远端的肠道准备,对照组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法对远端肠段行肠道准备.结果:用改进后的三步灌肠法为Hartamann's术式造瘘还纳病人行术前远端肠段的肠道准备在灌肠的清洁度上有显著效果(P<0.01),减少了病人灌肠过程中的不适(P<0.05),行造瘘还纳后无肠瘘发生.结论:改进后的灌肠方法提高了灌肠效果,无术后肠瘘,明显减少了病人腹痛的不适和痛苦.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目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终身服药的局限性使得寻找更加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段十分迫切.推拿作为中医外治疗法的一部分,已被证实有平稳、安全的降压效应.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推拿降压的机制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通过从内分泌机制、神经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机载影像系统(OBI)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应用Varian-21EX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38例鼻咽癌患者。在首次调强放射治疗前应用OBl系统获取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图像,前3 d每天1次,以后每周1次,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得出两者间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首次扫描获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左右(-0.49±1.90)mm,头脚(0.64±1.36)mm,前后(-0.57±1.78)mm;旋转误差为(0.05±0.11)°。经首次校正后其余各次摆位误差减小为左右(0.30±1.01)mm,头脚(0.12±0.92)mm,前后(0.47±1.05)mm;旋转误差(-0.02±0.03)°。结论:应用OBI系统验证摆位误差可以提高摆位精度,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对于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边界约为2 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两种体膜标记法的误差值,以选择出更好的提高摆位精度的标记法.方法 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体膜开窗组和不开窗组,各13例,所有病人在调强放疗前通过椎体素CT( 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 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不开窗法为:( 3.800±0.895) mm、(3.200±0.927)mm、(2.900±0.872) mm;开窗法为:(2.100±0.639) mm、(1.300±0.826) mm、(1.500±0.574)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膜开窗标记法减小了摆位误差,提高了放射治疗摆位重复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