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焦湿热证治三、湿困中焦【证候】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病机】本证为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中焦脾胃之湿浊,可因湿热直中,也可由膜原传归。湿中蕴热,故身热不扬。湿困于脾,气机失展,则见脘痞腹胀。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上逆而见呕心欲吐。湿阻于内,故口不渴。若湿阻清阳,津液失布,则口渴,但多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湿邪下趋则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均为湿邪偏重之象。  相似文献   
2.
【上期病案分析】例一:【证候分析】患者女性,年过半百,任脉已虚,太冲脉衰少,脏腑已虚。素体较胖,多阳气偏虚、多湿,气血周流缓慢,易聚湿生疾,痰浊阻遏心气导致心阳不振,心脉闭阻,气血不通则痛,故产生胸痛。因发病年余,病久则虚,故致心气、心阳亏虚。又生气加重,乃为气滞血瘀,瘀于心脉,则成左胸刺痛。由于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匀,而心脉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病基础主要在于调衡阴阳。关于阴阳的物质基础,近二十年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现阶段由于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在体内的相互拮抗,相互制约,控制着多种代谢活动,具有双向调节机能而被认为可能是细胞内体现阴阳平衡的关键性物质。子午流注针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临床实践已证明按时取穴针刺具有用针少、疗效  相似文献   
4.
1、前言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结合自然节律的变化,以“天人相应”理论来说明人类在自然界长期生存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并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及至《黄帝内经》均详细记载了四时气候变化与生命活动的节律。  相似文献   
5.
[上期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作用,调节机能平衡。2.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3.十二经脉各一条,任脉、督脉的络脉,脾之大络。4.离、合、出、入。5.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6。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二、选择题 1.手少阳胆经 2.胸内手 3.十五别络4.十二皮部 5.肺中 6.十二经筋 7.膀胱经 8.督、任、冲 9.循环贯注 10.约束诸经 11.足内侧后线 12.肾、胃、脾、肝  相似文献   
6.
温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于不同季节的温病,初起即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从而反映出不同病证的类型。前人为了区别其病因、病机、明确治法的异同,因而便依据时令结合主气提出了四时温病的分类和相应的命名。四时温病尽管各有特点,但从病邪的性质来分,一般不外“温热”与“湿热”两大类型,其病机传变也不出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范围。为了方便临床辨证施治,在下讲开始将温热病  相似文献   
7.
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这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直至清代形成的理论体系。首先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确立了“卫气营血”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一书里又补充了“三焦”辨证,从而构成了温病辨证施冶的完整体系,为指导临床分析温病的发病过程、病理变化、证候类型、发展规律等提拱了理论基础。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含义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持功能活动的营养物质。叶氏刚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区分证候类  相似文献   
8.
确立温病治法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1.根据病因温热邪气有风热、暑热、燥热、湿热、疫疠、温毒六种,因此,发病初起的临床就不同,治法当异。如风热在卫,当疏风泄热法;燥热在卫,当疏表润燥法等。此即“审证求因,审因论治。”2.根据不同病机四时温病的致病因素不同,但其病机的转变不外乎“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范围,病程阶段不同,治法必异。吴鞠通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必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大法。其含义  相似文献   
9.
营分证治营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是血中之津液,运行于经脉之中,通于心。温热邪气深入阴分,损伤人体营养物质的轻浅阶段,称为“营分证”。病位在心和心包。多由气分证传来;或由卫分直接传入营分;或直发于营分,此多见于伏气温病。其病机为热灼营阴,心神被扰。临床表现有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斑疹隐现,烦躁或神昏,舌红绛,脉细数等。  相似文献   
10.
一、温病学发展概况温病学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急性热性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其发展过程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 (一) 萌芽阶段即从战国至秦、汉、晋、唐。在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提出了温病的病名,简单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没有系统形成理论,也无论述温病的专著,尤在治疗上,没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对温病的认识是很初浅的。如病名方面,《六元正纪论》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在病因方面,《生气通天论》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是后世伏邪温病学说的由来。在分类方面,《热论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