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PCNL术后肾出血的介入止血方法及效果。方法8例PCNL术后肾出血患者均采用Seldingers法穿刺右侧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肾动脉或肾段动脉行DSA检查,进一步超选插管至肾动脉出血口,以明胶海绵颗粒(条)进行栓塞,必要时加PVA或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栓塞止血。结果介入方法栓塞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8例,Hb和RBC递增,5~7天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方法为PCNL术后肾出血止血安全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滑膜骨软骨瘤病7例临床分析宁夏银川市第三医院(750001)原宁育陈志刚滑膜骨软骨瘤病,并不多见,约占关节游离体病的2%,Laenne在1813年首先从病理学方面描述本病〔1〕,以后国内外文献陆续有少数病例报告。本病可累及任何关节,最多见于膝、髋关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近期梗阻性黄疸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在2630例LC后出现黄疸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LC后12例黄疸病例中胆管残留结石7例,肝外胆管损伤1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漏1例,胆道炎性狭窄2例,胆管癌1例,均经相应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的梗阻性黄疸以结石和损伤因素多见,炎性狭窄和肿瘤因素少见。术前详细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规范的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巧及适时中转开腹是避免此并发症的关键。而ERCP则是诊断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16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经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治疗有效验证.结果 165例患者超声诊断151例,显示率为91.52%(151/165),87例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4例临床药物治疗有效,症状消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快速、显示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1907年miles氏首创腹会阴切除术治疗直肠癌,至今仍被临床医生所采用。但术后遗留永久性腹壁人工肛门给患者生活带来麻烦和精神压力,不少患者因此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国内自1959年在miles氏手术的基础上用股薄肌替代肛门括约肌的尝试,既达到根治的要求,又避免肛门改道的不足,实为低位直肠癌的理想手术。1988年我院首次完成成形术,随访二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新增胃癌40余万例,死亡约28万例,发病和死亡率都远超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胃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但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可以说,胃癌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往往在就医时已进入中晚期,这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4蛋白在结直肠息肉中的表达.方法:选择结直肠息肉患者103例,肠镜下收集115个息肉组织样本和10例正常人结直肠黏膜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3、4的蛋白表达.结果:AQP3、4蛋白在人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均表达在细胞的基底部与侧面.AQP3、4蛋白在炎性息肉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增生性息肉AQP3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腺瘤AQP4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QP3与AQP4在结直肠息肉及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P=0.000).结论:AQP3、4蛋白在结直肠息肉中存在异常表达,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33例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CT、胃肠镜、超声内镜(EUS)等辅助检查资料,免疫组化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 3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均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胃24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6例,直肠2例;术后病理诊断9例危险程度为极低度,7例危险程度为低度,8例危险程度为中度,9例危险程度为高度;免疫组化以CD117、CD34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0.9%,87.9%。结论 GIST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可缓解肿瘤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西医治疗FD效果欠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较为明显。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F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穴位注射方法的作用、黄芪注射液的作用以及温和灸的作用等3个方面探讨该方法治疗FD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