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工人。因黄斑部病变于1997年10月8日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经右手臂静脉按造影常规先推注0.1%荧光素钠5ml,边推边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快速推注20%荧光素钠3ml,造影按无菌操作进行,造影过程顺利,患者无不良反应。第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肾泄浊汤对早、中期CRF患者SCr及BUN的影响。方法选择CRF脾肾阳虚型、气血两虚型、湿浊瘀阻型患者30例。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服用以保肾泄浊汤为基本方的中药,按以上3型加减用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有效率83%;CRF疗效判定,有效率73%;治疗后血SCr及BUN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的保肾泄浊汤为基本方,分型加减治疗,可明显提高早、中期CRF的疗效,延缓CRF的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3.
仲景治疗杂病的经验结晶《金匮要略》一书,至今在中医临床起指导作用。由于其指导作用的广泛性,仅从《金匮要略》所述及治疗杂病方面进行粗浅分析。一、预防性治疗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都有其客观规律性,掌握疾病传变的规律性,则可预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下称《总论》)第1条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根据有二:一是五行学说,肝木之病可传脾土;二是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