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鸦胆子苦醇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A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鸦胆子苦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2.5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匹多莫德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口服匹多莫德联合二氧化碳激光的治疗方案。两组治疗时长均为2个月,随访半年。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变化状态和局部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病毒载量,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8+、局部HPV载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水平均上升,CD8+水平、局部HPV载量均下降,且实验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稍低于对照组(20.00%,P>0.05),复发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2.50%,P<0.05)。结论 匹多莫德与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局部HPV载量,且通过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使得随访复发率显著下降,具有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间充质干细胞(ASMSCs)与健康人间充质干细胞(HDMSCs)自噬水平的差异及其机制。 方法 将ASMSCs和HDMSCs种于6孔板,细胞贴壁后,实验组加入25 ng/mL 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培养液,对照组单纯加入培养液,诱导6 h后进行后续实验。用GFP-LC3B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自噬情况,并通过检测LC3 II/LC3 I及P62的蛋白表达进一步确认。通过qRT-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使用TG100713特异性阻断PI3K的磷酸化以明确PI3K/AKT/mTOR通路与ASMSCs自噬减弱的关系。 结果 ASMSCs的LC3 II/LC3 I表达水平和GFP-LC3B免疫荧光斑点明显弱于HDMSCs(P<0.05),而P6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DMSCs(P<0.05)。在自噬过程中,ASMSCs中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的表达明显高于HDMSCs(P<0.05)。阻断PI3K磷酸化后,p-AKT/AKT和p-mTOR/mTOR的表达及ASMSCs的自噬可恢复至HDMSCs的水平。结论 TNF-α诱导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是导致ASMSCs自噬减弱的关键,可能参与AS慢性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CA)皮损HPV6/11型DNA载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尖锐湿疣患者,共计58例,纳入患者起始时间是2017年03月,截止时间是2019年04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29例(予其电离子手术治疗)和治疗组29例(予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HPV6/11型DNA载量、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三个月后,其HPV6/11型DNA载量下降幅度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加突出,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的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尖锐湿疣期间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可促使HPV病毒载量显著降低,保证治疗效果实现最优化,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4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一清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干燥、脱屑、红斑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清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能有效消除痤疮,恢复皮肤正常状态,且治疗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鸦胆子苦醇(BRU)对尖锐湿疣(CA)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调节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尖锐湿疣组织,并分离CA角质形成细胞。用0、5.0、10.0和20.0 nmol·L^(-1)的BRU处理CA角质形成细胞,分别标记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将本院分离的CA角质形成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CA角质形成细胞)、高剂量实验组(用20.0 nmol·L^(-1)的BRU处理细胞)、BRU+pcDNA-NC组(转染pcDNA-NC+20.0 nmol·L^(-1)的BRU)、BRU+pcDNA-TLR4组(转染pcDNA-TLR4+20.0 nmol·L^(-1)的BRU)。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TLR4和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TLR4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2±0.03和1.00±0.08,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6±0.04和1.0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BRU+pcDNA-NC组和BRU+pcDNA-TLR4组的E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2.36±3.92)%、(21.70±2.42)%、(20.89±1.85)%和(40.43±4.07)%,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9、0.34±0.03、0.38±0.04和0.79±0.09,Ki6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9±0.11、0.44±0.05、0.46±0.04和0.88±0.06,IFN-γ分别为(98.79±7.68)、(165.53±11.57)、(168.01±12.73)和(119.93±8.03)pg·mL^(-1),IL-8分别为(116.41±11.89)、(243.72±19.60)、(248.42±28.17)和(128.11±13.19)pg·mL^(-1)。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BRU+pcDNA-NC组的上述指标与BRU+pcDNA-TLR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RU可通过调控TLR4的表达,进而抑制CA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从而参与调控CA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电离子手术治疗,治疗组予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PV6/11型DNA载量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PV6/11型DNA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可降低患者HPV病毒载量,保证治疗效果实现最优化,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分析头孢曲松应用在早期梅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日-2016年7月1日期间收治的梅毒患者9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头孢曲松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高过对照组65.22%,P0.05。观察组皮疹完全消失时间为(47.47±11.35)d、低热四肢关节疼痛消失时间(7.65±2.14)d短于对照组(62.33±13.69)d、(10.39±1.49)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与对照组8.70%并无较大差别,P0.05。结论: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病程,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