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对胃癌腹膜转移的病因病机、诊断、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问题和展望等作一综述。中医药在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体系,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增效减毒以及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预防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最常见的亚型,是一种呈高度异质性且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DLBCL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有研究表明,DLBCL的发病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DLBCL的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乌梅丸对化疗性肠黏膜炎(CIM)腹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海安市中医院化疗性肠黏膜炎腹泻门诊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洛哌丁胺治疗,治疗组予以乌梅丸中药汤剂口服,疗程4周,观察患者的腹泻发生率、总有效率,评估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并进行粪便菌群培养。结果  治疗后,2组腹泻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 < 0.05, P <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二胺氧化酶(DAO)、内皮素(ET)及D-乳酸水平均降低(P < 0.05, P < 0.01),白介素-10(IL-10)水平升高(P < 0.01),肠道致病菌丰度降低、益生菌丰度增加(P < 0.05, P <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乌梅丸可以显著改善化疗性肠黏膜炎腹泻相关症状,其可能机制与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下的抗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案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及对心功能、心律失常指 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52 例 CHF 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26 例。对照组实施米力农+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实施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律失常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 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VFS、LVEF、 SV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及 QRS 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及 QRS 时限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案用于 CHF 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苦寒中药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疾病。肠道菌群的稳态与失衡是治病与致病的内在因素。既往对苦寒中药在临床的应用研究大都集中在胃肠动力、胃肠激素等基础研究上,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未见到深入的研究与阐述。该文从肠道菌群的结构、比例及分布的微观角度,阐述苦寒中药恢复脾胃功能的作用,进一步证明肠道菌群在苦寒中药治疗脾胃病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与基础实验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性评价中医药治疗化疗性腹泻(CI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截至2019年12月的中医药治疗CID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s)。我们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一式两份提取试验数据,并评估偏倚的风险。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RCTs,共9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或者单用中医药可以明显提高总有效率(OR=5.11,95%CI 3.53~7.40,P<0.000 01)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MD=5.64;95%CI 4.57~6.71;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中使用中医药可有效提高CID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卢冬雪 《吉林医学》2022,(8):2189-2191
目的:探讨使用依替巴肽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使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依替巴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比较,联合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8.33%,两组差...  相似文献   
8.
刘峰  严晶  卢冬雪 《中医学报》2019,34(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与RBP4及IR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3-12~ 2014-10收入院的60例CHF患者(排除糖尿病等),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选Ⅱ~ⅣV级.对照组30例,均选自同期经冠脉造影或CTA检查,明确为单支或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后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用来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和RBP4并可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CHF组较对照组胰岛素抵抗(IR)逐渐增大(P<0.05),RBP4值逐渐增大(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提示胰岛素抵抗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可作为心衰预后的一项观测指标;同时也提示控制体内胰岛素水平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可能是预防心衰进一步加重的又一思路.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呼吸动力学指标 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3 例重症 V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机化分组法,划分 A 组(51 例,常规治疗)和 B 组(52 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肺部感 染评分(CPIS)、呼吸动力学指标。 结果:B 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 7 d,B 组患者 CPIS 低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4 h,B 组患者气道阻力(Raw)、气道 峰压(PIP)低于 A 组,动态顺应性(Cdyn)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重症 VAP 患者中应 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使患者的呼吸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