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流行性腮腺炎,祖国医学对其病因、病理,早已有详细的阐述。治疗原则,总的是以清热解毒为主。通过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治疗,退热迅速,清肿快捷,疗程短,效果佳,药物无副作用,较诸抗菌消炎之品,尤为稳妥。  相似文献   
2.
区泽林 《新中医》1989,21(6):6-7
梁翰芬,系已故广东省著名中医师。在广州、香港等地悬壶济世,从事医教五十余载。历任广东、光汉、保元、汉兴中医学校教席。曾任保元、汉兴高级中医学校校长。发扬中医学事业,不遗余力。精通岐、黄,学术理论造诣甚深,好遵古而不泥于古。治学谨严,诲人不倦,桃李盈门,遍及海内外。临床经验颇为丰富。对杂病有所发挥,尤以擅治眼科、妇科疾病而见长。其运用调气血、滋肾阴、舒肝郁等法,施治月经不调,更具独到之处,梁师常言:妇科之要,莫重于调经,调经者乃治本也,月信准则血气充而冲任盛,肾气固而体自  相似文献   
3.
“二妙散”出自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一书。是治下焦湿痿常用方剂。方中药物:黄柏滋肾坚阴清热,苍术醒脾燥湿舒筋,擅除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疾患。适应于下肢拘急、痿软乏力、足膝红肿热痛、下焦湿毒疮疡、小便淋浊、大便溏薄、阳证黄疸、妇女湿热带下等症。二妙散以药少功宏而名,故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余宗前人之旨,结合自己的心得,在临床上运用本方加味。以治相应诸症,均能取得满意之效。兹择数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区泽林 《新中医》1990,22(6):5-7
刘赤选乃广东省已故著名中医师,早年在广州悬壶济世,拯救很多危病痼疾。从事医教近五十余载。历任广东、光汉、汉兴等中医专科高级学校教席。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成立后,在该学院担任副教务长兼温病教研室主  相似文献   
5.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精成脑髓生,系女子胞,为作强之官,其充在骨,开窍于耳,主水液,温煦脏腑。肾之盛衰与人之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有着密切关系。肾含阴阳二气,二者必须对立统一,相互平衡,故称“水火相济”。肾阴不足可使肾阳偏亢,肾阳衰微能致阴霾弥漫,阴阳俱虚便失却依存。倘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浅谈子肿     
妇人妊娠晚期,内踝微肿,无其他不适者,属正常生理现象,产后可自消。倘若在怀孕早、中期(3~7月间)发生肿胀。轻则腓腨肿,重则上、下肢,腰背及头面俱肿,并出现全身症状者,称为“子肿”。笔者临床所见,本病有以下几个证候:  相似文献   
7.
区泽林 《新中医》1991,23(12):9-11
泄泻又称腹泻,是肠胃病证之一。病位虽主于脾胃及大小二肠,但与其他脏腑有关联。前人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和“湿胜则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说,若据此原则治疗,当以健脾化湿为主。然人体体质强弱不同,脏腑功能有异,邪侵病变,途径各殊,故泄泻治疗,不能固守于一、二法,当从辨证施治。现举典型病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