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章节(简称"ICTM")与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简称"新版国标")的差异,推动ICTM和新版国标的应用.方法 编制ICTM与新版国标的映射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文献分析等方法,从收录范围、编码规则、分类体系方面分析和比较ICTM和新版国标的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解读新旧版本中医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中的治法部分在编制方法及内容上的差异,推动新版中医国标的使用.方法 编制新旧版本国标治法部分的术语映射关系表及治法名与证候名对应关系表,通过数理统计、文本比对等方法,从命名规范、证候名与治法名对应关系、编写体例、分类体系、收录范围、定义格式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新版国标...  相似文献   
3.
痧症简史     
依据历代医学献,探讨痧症的演变历史。痧症最早见于晋代《肘后备急方》,指恙虫病。宋元时期,痧症包括艾灸后皮肤出现如砂样斑点的疾病、水伤寒、干霍乱、水沙等。明清以降,以痧命名的病症逐渐增至百种以上,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并出现了与伤寒、杂病混淆不清的状况。提示开展痧症病名的系统整理研究,最终规范痧症病名的使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贵刊1985年第4期刊登郑邦本同志《内经内证校勘举隅》(以下简称《举隅》)一文,介绍了根据文字形声、语法音韵、行文体例、医理逻辑校订经文讹误的内证方法,阅后颇有启迪。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就《举隅》涉及的内证法和理校的运用、校注用语等方面,提出不同看法,以一起探讨如何运用校勘学知识阅读古籍的问题。一、内证法应包括本校和理校校勘方法可分两类,一是分外证与内证;二是分为本校、对校、他校、理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举隅》云:“所谓内证(又称本证),就是求证于本书以正谬真。……《内经》的内证校勘,就是从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及计算机本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标准的源起,标准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溯源,“病”“证”“理”“法”等概念的梳理,以及“治病求本”“辨病本、守病机”等相关学术理念的剖析,并借助于“中医国家标准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平台”),呈现新版国标“病证理法相贯”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 新版国标界定了中医“病”“证”“理”“法”等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治病求本,病证相贯,理法相契,方药以贯”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将之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规范的“根”与“魂”,贯穿于中医国家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并将“病证理法相贯”理念与法则纳入了新版国标的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结论 新版国标内寓“病证理法相贯”的诊疗法则,可通过标准平台得以充分展示及应用,并能够引领中医临床按照自身的学术与临床轨迹开展医疗活动,规范其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6.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江苏云间(现上海松江)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李氏初习儒,为诸生。后因多病,研习岐黄。常与王肯堂、施笠泽、秦昌遇、喻嘉言等  相似文献   
7.
互文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方法,在古代叫做“互文见义、文互相备,参互见义”,简称为“互文、互言、互辞、互体”等名称。《周易》、《周礼》等先秦著作中就开始应用互文,《黄帝内经》亦常用互文表达医理。依据《黄帝内经》互文行文形式可分为二大类。一、省文式互文:唐代贾公彦在《仪礼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搜集整理历代中医主要论著,总结心律失常脉象相关论述。在秦汉时期,提出了心律失常典型脉象有促、结、代脉之名,明确结、代脉的概念,描述了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脉象的特征;在西晋至隋唐五代时期,以王叔和《脉经》最具代表性,对心律失常脉象的认识不局限于促、结、代脉,还有数、迟、涩、芤及诸多死脉,确立了心律失常脉象更为客观具体的内容;在宋金元时期,诸多医家对《脉经》论述的心律失常脉象各有不同的理解,并对促、结、代脉、涩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心律失常脉象的理解和认识更趋全面,更切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中医伪书辨     
本文简述了伪书的概念及历代辨伪的概况,总结出中医伪书的特点,即托名名医的医书多,分布范围广,怀疑伪书者多,剽窍他人者极少,认为伪书同样是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的,辨伪的目的在于恢复伪书的本来面目;且体会到对前予历代的伪书所作的人及其辨伪的方法均不能盲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