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配合西药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胃黏膜上皮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西药合用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 NaHCO3溶液及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菌株SS1灌喂BALB/c小鼠,建立Hp感染动物模型.对造模动物分别投以中药、西药和中西药联用,分别采用HE染色、TUNEL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LI)、细胞凋亡指数(AI)和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3个治疗组均能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Fas蛋白的过高表达,模型组表达为(28.30 ±2.36)%,抑制程度中西药合用组>西药组>中药组[Fas表达依次为(15.50±2.39)%,(22.0±1.90)%,(25.90±2.34)%];3个治疗组对胃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西药合用组强于单用中药组、西药组[LI依次为(1.10±0.18),(1.80±0.25),(1.30±0.26)分];3个治疗组能对抗Hp所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合用组AI依次为(16.60±1.74)%,(11.60±1.11)%,(8.70±0.88)%,(5.10±0.67)%,合用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对细胞凋亡和胃黏膜上皮细胞Fas蛋白表达的抑制可能是枳实消痞丸合用西药三联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温热论笺正》一书,为清末民初医家陈光淞为“笺叶氏之旨,而正诸家之失”而作,于温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颇多发明,实为研习温热病必备的参考书,建国以后历版《温病学》统编教材均有引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截至目前,对历史上河南伤寒学家的研究或探讨较少,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收集资料不够全面;其二,缺乏对河南医家学术思想的系统研究;其三,研究对象相对集中,未能充分反映其他医家的学术成就.认为目前对历史上河南伤寒学家的研究尚局限于个体研究,缺乏学术主线贯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