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牵引动气针法联合体应法与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动气针法联合体应法针刺治疗,取穴承浆、后溪、束骨、正宗、正筋五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记录2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并评定治疗结束时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颈椎NDI评分、Mc Gill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随访时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4周结束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动气针法联合体应法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近远期疗效上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基础理论源流出发,以五脏为中心对针刺治疗中风进行探讨。通过阐述五脏功能与脑的联系、五脏经脉与脑的联系,以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补母泻子法调整五脏虚实,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经穴-经络-五脏-脑"的理论架构,指导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以期从理论到临床为针刺治疗中风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针灸大成》中太渊穴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并结合现代研究,对太渊穴的腧穴定位、穴性、刺灸方法、配穴规律、临床应用等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太渊穴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距离桡动脉约1 cm处.其治疗方法有刺法及灸法.其穴性为肺之原穴、脉会、五输之俞土穴.其配穴主要有列缺、太溪、足三里、合谷、人中、曲池、肺俞、三阴交、鱼际、颊车.其主要治疗痛症、肺系疾病、鼻目疾病.对痛症的治疗,以头痛、肢体痛、心胸痛、胃腹部疼痛及牙痛为主,可治疗风痰咳嗽、久嗽不愈、咳唾血痰、寒痰咳嗽、干咳、喘、肺胀等肺系疾病及鼻流清涕、喷嚏不止、鼻窒、鼻痔、眼痛及目赤肤翳等鼻目之疾.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及总结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平衡针颈痛穴反应点的表现形式。方法:观察230例颈椎病患者的健侧与患侧平衡针颈痛穴,记录平衡针颈痛穴反应点部位自觉不适、皮肤颜色变化、皮肤本身变化、皮下组织形态变化、异常按压疼痛的评分,应用SPSS 15.0软件对记录的分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观察的230例中,226例,出现率为98.3%。226例患者反应点症状体征总积分:健侧(1.08±1.09)分,患侧(0.84±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点症状部位自觉不适:健侧(0.76±0.83)分,患侧(0.40±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点部位皮肤变化:健侧(0.10±0.36)分,患侧(0.03±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点部位异常按压疼痛:健侧(2.47±2.46)分,患侧(1.39±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健侧颈痛穴反应点症状体征总积分高于患侧,说明健侧颈痛穴的阳性反应对于颈椎病具有特异性。当患者一侧颈部患有颈椎病时,相应的健侧颈痛穴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