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食后困睡症表现为平时白日思睡、疲乏无力,进食后症状加重的一种病症。笔者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患者形体无论胖廋,一般均有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甚至出现水滑苔,脉可为滑数或滑而无力。自2003年以来,笔者应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本症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2.
滞针速刺治疗婴儿腹泻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培锋  刘维环 《中国针灸》2007,27(10):780-780
笔者应用滞针速刺治疗婴儿腹泻取得较好疗效,一般1次即有效,轻者1次即可治愈,重者最多不超过5次亦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马培峰  刘维环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47-1548
1针刺呼吸补泻误用案陈某,男性,27岁,农民。患者素体强健。于2003年8月在家打水井,因应用人工摇辘轳往上转土时不慎致胸闷、憋气、右胁部疼痛、牵引前胸后背,活动、呼气时加重,其家人知针灸止痛效果好,于是请本村潘某为针刺右侧内关,并配合呼吸补泻,嘱患者深吸气而进针,不料针后患者疼痛加重。刻诊:患者俯卧于床上,痛苦面容,言右侧胸背疼痛,于活动、喘大气、咳嗽时明显  相似文献   
4.
38例腓肠肌痉挛患者中23例为门诊患者,15例为住院患者;男17例,女2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9年;单侧发病者30例,双侧发病者8例;首次发病者17例,反复发病者21例;发作持续时间7~30分钟。  相似文献   
5.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为以止痛见长的针灸的良好适应症。多年来笔者发现,根据头痛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普通针刺、三棱针点刺放血、耳穴王不留行籽贴压治疗,较单一应用普通针刺疗效好。现将其分型、治法介绍如下。全头痛,首如裹,触之即痛,多有明显受凉史,患者体质多强壮,发病与情志无关,亦无发热、恶寒等风寒表证的表现。多为风寒束表(头皮)型,治法: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治疗应采用普通针刺,取穴:百会、风池(双侧)、风府、头维(双侧)、率谷(双侧)、合谷(双侧),针刺方法:合谷强刺激,其余穴位应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中间休息1~2天,最长治疗2个疗程。治疗效果:治疗中大部分患者自觉头皮变轻松,疼痛减轻,还有一少部分人自觉针眼往外冒凉气,出现上述反应者效果更好。注意事项:针刺时避风寒。典型病例:李某,女,73岁,主因头痛2天来诊,时值寒冬,患者诉头痛遇风、遇凉加重,头痛不可以触,触之则痛甚,洗头、睡觉亦受影响,患者无发热、恶寒,查舌淡苔薄白,脉现紧象。中医诊断:头痛,辨证:风寒束表(头皮)型,治法:祛风散寒止痛,取穴:百会、风池(双侧)、风府、头维(双侧)、率谷(双侧)、合谷(双侧),留针30min...  相似文献   
6.
呃逆虽为临床常见症状,但单纯伴发于脑病过程中的呃逆报道并不多见.笔者采用强刺激速刺阿呛穴治疗本病2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均为2006年12月-2008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2 h,最长12天.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均为2001年以来就诊患者,其中住院患者15例,门诊患者17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5年.之前接受过针刺、贴膏药、按摩理疗者12例,未接受过治疗者20例;脑卒中或脑外伤后发病者22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6例,脑萎缩2例,其他2例.  相似文献   
8.
巅顶点刺放血治疗眩晕症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是指眼目昏花,晕是指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统称为眩晕。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多为急性起病,患者表现极为痛苦。运用巅顶点刺放血治疗本病往往有血出眩晕即止之显著疗效。笔者于2003-2007年用本法治疗眩晕症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耳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的所在,故《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