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1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眩晕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通过归纳古代文献,认为古人在治疗癥瘕积聚时多取肿块局部穴、腹部穴、背部穴、足三阴经穴,以及足三里、内关等穴.临床可用针刺、艾灸、贴敷、药熨、烙法、放血等方法,要选择合适的针灸时机,注意取穴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性肺炎"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至今国内外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我国传统特色疗法之一的针灸,在"非典"的预防中可能会发挥良好的作用.长期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针灸可以动员机体潜在力量,增加生理防御能力,尤其是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无论是对特异性的,还是非特异性的,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针灸均有提高作用,故可有力地抵抗病毒的侵犯.  相似文献   
4.
196 0年 7月 5日 ,上海市针灸研究所的老中医汤颂延应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的邀请 ,前去该院与西医同道合作 ,成功地进行了他们的第 1例“针麻肺切除术”。此后该两单位继续团结合作 ,克服了重重难关 ,到 196 5年为止 ,共进行了186例肺切除术 ,成功率达 95 .5 % ,其中 4 0例未用任何药物。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高度重视 ,同年 12月国家科委正式颁发绝密文件 ,确认“针麻肺切除术”为国家级科研成果 ,并加大了对“针麻”研究的支持力度。 1971年尼克松访华 ,中国正式向世界公布了“针麻”成果 ,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从而…  相似文献   
5.
运用计算机对 93种古医籍中有关心经及其腧穴 (本文简称为“心经穴”)的主治内容进行检索 ,剔除其中明显抄录前人者 ,共得文献 5 1 6条 ,涉及症名1 87个 ,总计 1 382症次。再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结果显示 ,心经穴的常用功效共 9项 ,其名称与症次分别为 :安神 2 5 9,疏理上肢 1 2 4 ,宁心 1 0 9,清热 74,健脾和胃 5 4 ,散寒 43,镇痉苏厥 43,止血 41 ,疏肩理腋 39。这 9项功效可归纳为两类 ,第一类为治疗心经循行部位的疾患 ,心经“起于心中 ,出属心系 ,下膈络小肠”,“下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 ,故心经穴可治疗心神疾病 (即有安神宁心 ,…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临证中,曾探索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咳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具体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在胸腹背部选用与肺、脾、肾相关的俞募穴以及其他穴位,并辨证选用一些四肢穴位;先进行针刺,然后起针,在该穴上用七星针叩刺数分钟,直至皮肤出血,再加拔火罐吸出瘀血.拔罐的数目和每罐的出血量根据病人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取3~5穴,多者可至10~20穴;出血量少则几毫升,多则一二十毫升.兹举3则如下,愿就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甲乙》、《千金》、《千翼》、《外台》、《铜人图经》、《大成》和《铜人针灸经》等著作,对《太平圣惠方》中的经穴主治进行校勘,例举了其中21处错误。分析文字的误讹、脱漏、衍入、错简等情况,并提出了更正意见。  相似文献   
8.
灸量的认识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古籍文献对灸量、灸量的衡量标准的论述以及现在有关灸量的研究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灸量的意义和灸量对疗效的影响作用,阐述深入研究灸量的意义,旨在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重视灸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灸量的客观化和标准化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促使灸法向更客观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常见病证用穴规律的探讨(续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微机对先秦至清代43本古籍中针灸治疗常见病证进行研究,统计结果如下。1.热证涉及清热的穴位共225个,合计906穴次。其中最高频率的19个穴位(按次数大小为序)是合谷、曲池、足三里、委中、间使、悬钟、列缺、肺俞、百会、涌泉、关元、太溪、劳宫、鱼际、肾俞、大椎、百劳、外关、四花患门。并可以发现清热用穴有如下规律。(1)多用上部穴 上半身穴被载545次,下半身穴286次,比值为1.9。上半身主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以输出能量为主,归属阳性;下半身主持消化吸收功能,以贮存能量为主,归属阴性。《灵枢·四十一》曰:“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