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刁本恕老师临床治疗尿路结石已有多年经验,他综合了多种中医外治法的优势来治疗本病,如采用针灸、耳穴压籽法、穴位敷贴法、导引法(单脚跳运动)、中药等多元疗法,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在治疗尿路结石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治疗思路和经验。从而得知:中医外治多元法治疗尿路结石具有安全简便、痛苦少、见效快的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正石淋;刁本恕;外治多元疗法;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基于能量抑制的“扶正祛邪”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辅治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韶关市中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69.39%,高于对照组的40.82%(χ2=8.084,P=0.004)。治疗4个周期后,2组CA19-9、CA125、CEA水平及研究组AF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AF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LQ-CCC评分高于治疗前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3.
刘樊  周宜 《四川中医》2011,(8):49-51
目的:观察四种不同基源的川贝母(梭沙贝母、暗紫贝母、卷叶贝母、甘肃贝母)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川贝母作用于A549细胞,分别用MTT法、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四种基源的川贝母对A549增值抑制的影响,及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显示川贝母浓度为10mg/L~150mg/L时,对A549的48、72小时抑制率为5%~92%,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关系;梭沙贝母、甘肃贝母、暗紫贝母、卷叶贝母72小时IC50值分别为50mg/L、62mg/L、66mg/L、76mg/L;生长曲线提示:随着川贝母作用时间的延K,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出现明显凋亡形态学的变化。结论:四种不同基源的川贝母都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有增值抑制作用,其中梭沙贝母的抑制作用最好,其次分别是甘肃贝母、暗紫贝母、卷叶贝母,但这四种不同基源的川贝母之间作用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天麻作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应用历史。随着市场对天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野生资源已无法形成商品。现各地充分发挥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天麻栽培,相继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天麻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通过连续4年实地走访、指导,优化总结出湖北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结合天麻、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种植特点及农户实际生产经验,从生产环境选择、菌材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水旱轮作模式的原理,从生产现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角度对天麻-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展开评价。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实现了天麻高效栽培,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总结、分析、评价,提出低海拔地区天麻栽培技术优化方向,即采用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替代传统段木开展天麻代料栽培,可有效缓解天麻栽培环节产生的“菌林矛盾”。对于改善大别山区乃至同海拔天麻产区生态环境、生产现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曾锋  汤达鹏  李丹  代敏  刘樊春  周江平 《吉林医学》2013,34(12):2012-2013
目的:探讨影响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诊断为冠心病且行PCI治疗的患者250例,都采用介入手术治疗,随访1~3年。结果:所有患者都介入治疗成功,随访死亡患者4例,死亡率为1.6%;发生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6.4%。结论:影响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因素主要为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与吸烟,为此在预防应尽可能全面评估各种危险因素,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小儿多发性抽搐是刁老师在临床中常见的儿科疾病,由于小儿真阴不足,柔不济刚,肝风易动,且小儿腠理不密,易感风寒之邪。刁老师论治此病运用了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治疗原则,将平肝熄风止痉、镇肝潜阳与养阴清热同时运用,并随证治之,在临床中效如桴鼔。  相似文献   
7.
刘樊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42-543
《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上古医者非常重视灸法的作用。艾灸温阳益气、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通郁之功是针石难以比拟的。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灸法的运用甚多,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对外治灸法的记载颇为丰富,并有专篇论述。如《千金要方》:"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