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何谓百合病?其病因、病机、证候、正治法及代表方剂是什么?治疗时除药疗外,还应注意什么?答:1.所谓百合病是指全身百脉皆病,用百合一味为主药,可治疗本病,故名百合病。2.病因:(1)热病之后,余热未清。(2)情志不遂或忧思不解。3.病机:心肺阴虚,兼有内热。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对方剂的运用,药物的配伍如何? 本书组方精密,运用灵活。同种疾病,但由于人体体质或病机上的差异,及部位不同,治法上就不同。例如同为胸痹病,如阳气未虚者,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阳气已虚者,则当用人参汤。本书用肾气丸者有的五:1.治脚气上入,入腹不仁;2.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3.治短气微饮当从小便去者;4.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 5.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以上五病,虽症状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阳虚衰,气化功能减退,故均可用肾气丸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金匮”的重要性《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后世医家为了尊称和欣赏仲景书,将杂病部分给予荣誉称号叫做《金匮》。晋书葛洪传说:“洪著金匮药方百卷”。有的称《伤寒论》为“玉函”。《金匮》在理论上继承了《内经》和《难经》,同时张仲景更独创了理论体系,那就是以脏腑经络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这样就奠定了中医治疗内伤杂病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并总结了本身的宝贵临床经验,由此可知《金匮》这部古典医著在内容上是很  相似文献   
4.
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临床颇为常见;经师传用泻血法治疗本病,自六五年开始共治二十多例患者,除个别效果差些外,绝大部分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本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收效较快。泻血部位:患侧自上、下门齿开始至大臼齿齿龈尖。操作方法:用三棱针在齿龈尖点刺出血,然后用温热水漱口,因血得热则行,有助于风邪外出,一般来说出血多些效果好。对于因风邪阻络,眼裂增宽不能闭眼者,可针患侧眼周围穴,如鱼腰、童子髎、四白、外睛明。用上法治疗,一般初患三至六次可愈,新患可一日泻血一次,久患可隔日一次,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一、酒煎服药法疟病篇中用鳖甲煎丸治疗疟母,其中用清洒煮鳖甲“纳药煎丸”。清酒,指澄清的米酒。米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破癥坚邪气”。疟母为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日衰,疟邪则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用清酒“着鳖甲于中”,取其温散,既能行药势,又能“去瘕癥积血”,发挥软坚散结、消痞除  相似文献   
6.
[答] 本病和中医病名对照一般属痹证和历节病范畴。治疗方法如疼痛剧烈的可用针灸治疗,可针病侧新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并可用按摩疗法,在患侧臀部找压痛点用拇指在痛点进行按摩,指力可逐渐加重,效果较好。若痛处寒而不热,可用独活寄生汤,《金匮》乌头汤加减,疼痛剧烈者  相似文献   
7.
六、百合病的“欲卧不能卧”应和内科的不寐证加以区别过去杂志曾有报导,百合病中的“欲卧不能卧”的词句,应和不寐证加以鉴别,其原因是二者在证状上有相似之处,但实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应细加辨认,不可混为一谈,乱投方药。须鉴别的有以下五类:  相似文献   
8.
百合病源于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百合狐蜮阴阳毒病脉证治篇。因本书距今年代久远,约一千七百余年,加之文词古主奥,言简意赅,所以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为了使初学者深刻理解和掌握本病,临床实践中为患者解除疾苦,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从1970年以来,根据缪刺、对侧取穴的理论,取患肢对侧阴陵泉穴和患侧新设穴治疗中风初病上肢屈伸不利者及肩周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未出现纤维化和粘连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五、粥饮服药法下利病篇中,用“粥饮和服”诃梨勒散治虚寒性肠滑气利证,证下利泄泻,滑脱不禁,大便随气而出,病由中气下陷,气虚不固所致。用“粥饮和服”,取米粥性温和、益肠胃而健中气,与诃梨勒同用,可补虚敛肺涩肠、止利固脱。妇人产后病中,用麦粥和服枳实芍药散治产后气血郁滞成实的腹痛证。其特点为腹痛而烦满不得卧,为产后气郁血滞成实、气机痹阻不通所致。用枳实芍药散破气散结、和血止痛,用大麦粥目的在于和胃安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