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6月,兰州张绍重先生回京为其父母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夫妇迁葬。因张罗不过来,商我偕行。汪老身后萧条,子息零落。绍重兄早年曾师从汪先生,又是他的义子,1949年落葬时即参子操办。 6月12日,是一个晴朗的夏日,我们先到陵园办公室核实墓穴序号,见是:汪逢春,忠区6列号5,入葬于1949年9月27日;汪顾伸仪,忠区6列号3,入葬于1960年12月11日。然后领取5具标好区号的  相似文献   
2.
古代日本人民在创造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向别国学习。先进的中国医学最初经由朝鲜,以后直接传到日本,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揉合进该民族的特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日本化中医学——汉方医学。此后随着两国交往的持续发展,中国新的医学思想、医  相似文献   
3.
西医东传与中医骨度藏象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医东传以来 ,一些接触过西医的中医人士开始注意到中西医学理论的不同 ,特别是西医在解剖形态学方面的精确性。他们认为中西医“形”与“理”两方面各有所长。所谓“形” ,即有关脏腑官骸形态结构的描述 ;所谓“理” ,即有关脏腑官骸功能变化及与环境之间联系的理论概况 ,近代不少中医试图吸取西医在前者的某些长处 ,保存并发展自身在后者的优势 ,在骨骼与藏象学说方面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1 骨度1897年浙江慈溪刘廷祯撰《中西骨格辨正》。刘氏通中西医 ,对西医解剖学有研究。他历考中国古代医典、法医书籍和当时官方颁布的检骨图、验尸…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近代名医林佩琴、蒋宝素等7人关于中风病的分类、病因、治法、预后等方面的论述,认为近代医家除强调中风病辨证论治外,亦重视从疾病本质识病,并吸取西医知识及近代科研方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章虚谷及其《医门棒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医儿科生理病理学说的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中医儿科在小儿生理病理学方面取得进展。如发挥燥湿作为致病因子的作用及其在儿科学的意义 ;胎毒论从遗传优生学角度得到创新和阐述 ;中医在牛痘的宣传普及传播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免疫机理的中医学论证 ;惊风等风证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与西医脑神经生理病理学知识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访韩见闻     
去年四五月间,笔者应大韩口腔生物学会的邀请,到韩国进行学术访问。其间,除应邀作了题为“药饵、针灸、按摩——中医综合疗法三部曲”的学术演讲外,还到汉城、仁川、清州、全州、温阳等处进行旅游参观,并为居停主人的亲属和其他韩国朋友看了病。 韩国自70年代以来,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92年南韩国民生产总值为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医妇产科学继承和发扬了古代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并适当参考西医妇产科学的长处。对妇女的生理、病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妇产科医家和有价值的著作,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近代寒温融合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内经》至北宋初,“伤寒”是各种热性病的总称,而温病不过是五种或九种伤寒之一,尚未另立门户。北宋庞安时把过去属于伤寒范畴的风温、湿温、重喝、温毒归于由伤寒变成的温病,并认为这四种由伤寒复感异气而变成的温病较伤寒更为重要。金元时刘河间倡火热论,主用寒凉,以治温病之法治伤寒。丹溪弟子王履主张伤寒与温病要分别治疗,不可混淆。他认为伤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了一批古书及文物。据研究,这些文物可能是公元1000年左右为避西夏兵燹两封存到石窟中去的。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致使这些古书卷轴越九百余年而得以奇迹般地保存下来。这批珍贵遗书的发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