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二期《浅谈眩晕证》一文中,笔者对眩晕证的概念,病因病机,分类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论述。本文则对眩晕证的辨证施治问题简述如下: 1.风眩:《诸病源候论》云:“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由此可知,风眩的病因是体质  相似文献   
2.
浅谈眩晕证     
眩晕又称头眩,眩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其主要表现为:(1)周围景物的旋转和摇动感觉;(2)自身旋转、摇动或跌倒的感觉;(3)下肢的位置和行动控制不灵或不稳。严格说来,眩和晕的概念有所区别:眩是指眼花,视物不清,或两目发黑;晕是指头旋、头晕而言。由于临床上二者往往同  相似文献   
3.
肠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一。多发于青年和中年,男性多于女性。早在公元200年,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总结了汉以前治疗肠痈的经验,制定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他提出的用大黄牡丹皮汤等方剂治疗肠痈,至今仍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方剂。至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对肠痈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在肠痈候中载:“肠痈者,由寒温不适,喜怒无度,使邪气与营卫相干,在于肠内,遇热加之,血气蕴积,结聚成痈,热积不散,化而为脓。其病之状,小腹肿而强,抑之即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