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嗅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刺激家兔嗅区黏膜记录的诱发电位的波形及其稳定性,探讨一种可以客观评价嗅觉功能的方法。方法:将双极刺激电极经家兔前鼻孔置于嗅区黏膜,给予电刺激,在颅顶记录嗅觉诱发电位(OEPs);改变刺激参数和部位,观察对电位潜伏期、阈值和波形的影响。结果:在颅顶前方近嗅球处记录到一组波形稳定的N1-P1-N23相复合波。潜伏期为:N1波20.6ms,P1波33.5ms,N2波58.3ms;改变刺激强度对各波无明显影响;改变刺激频率对各波影响较大,频率过高.波形分化较差。结论:正常OEPs是一组波形稳定的负-正-负3相复合波,波形稳定、重复性好,各参量可作为评价嗅觉功能变化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3例临床表现为鼻窦炎的PCD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其中2例男性患者为双胞胎,另1例女性患者为孪生兄妹,但其兄无类似表现。术前取患者下鼻甲黏膜进行纤毛超微结构观察,取女性患者及其孪生哥哥的静脉血进行DNAH5基因检测和染色体分析;定期随访观察术腔恢复状况。结果鼻腔鼻窦CT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全组鼻窦炎症(1例影像学资料显示内脏反位,符合卡塔格内综合征表现),鼻内镜下切除鼻息肉、开放全组鼻窦,孪生兄弟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术后随访2—4年,鼻腔通气改善,术腔恢复良好,但仍有较多黏液性分泌物。电镜检查显示下鼻甲黏膜纤毛外侧动力蛋白臂缺失,DNAH5基因9个外显子检测和染色体分析未见异常。结论鼻腔鼻窦结构的微创手术可改善PCD患者的相关症状,纤毛超微结构改变是其病理变化的重要标志,分子生物学检测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长QT综合征的KVLQT1基因L191P突变的电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长QT综合征(10ngQTsyndrome,LQTS)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导致相应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最近我们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和PCR-DNA直接测序方法分别对国内30余个长QT综合征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基因筛查,在对KvLQT1跨膜编码区S2-S6的检测时发现细胞质内的S2-S3区内的L191P突变.该研究拟采用分子克隆、转基因、细胞电生理等方法,与野生型KvLQT1(KvLQT1-WT)对照,对L191P基因突变(KvLQT1-L191P)进行表达和功能检测.方法以野生型(WT)KvLQT1的cDNA作为模板应用重组PCR诱变法制备突变,并经过测序验证.野生型和突变型cDNA克隆至pcDNA3.1质粒中,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瞬时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作为标记物共转染.转染后24~48小时后,选择孤立的荧光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表达电流.所有数据均采用Pulse软件采集,并应用Origin、SPSS和Prism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表达电流的幅值和激活特征的差异.结果KvLQT1-WT的最大表达电流为(1248±250)pA,电流密度(59.4±11.9)pA/pF,KvLQT1-L191P的表达电流为(432±102)pA,电流密度(20.6±4.9)pMpF,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KvLQT1-L191P的最大电流较KvLQTl-WT降低幅度达65.4%.与Kv-LQT1-WT相比,KvLQT1-L191P的最大尾电流也显著降低[(532±89)pA比(272±42)pA,P<0.01].激活动力学曲线未发现KvLQT1-WT和KvLQT1-L191P突变型的半激活电压有明显差异[(34.4±10.6)mV比(47.9±18.2)mV,P>0.05];二者的斜率也无显著差异(27.7±9.6比39.2±10.8,P>0.05).结论携带572T>C基因突变的患者KvLQT1亚基191位的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脯氨酸后,突变体的电流激活特征与野生型KvLQT1相似,但电流幅值和电流幅值显著小于野生型KvLQT1.即L191P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Iks电流显著降低是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与尿液脱落细胞学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检测中灵敏性与特异性的差异.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取20例健康人群的新鲜尿液,应用荧光标记的3号、7号、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p16位点探针,对尿液脱落细胞进行FISH检测,建立正常人群的阈值;留取临床确诊的93例膀胱上皮肿瘤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FISH检测,对比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FISH检测结果,对FISH、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ISH、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总的敏感性分别为90.78%% (69/76)和48.10%%(38/79),P<0.01,特异性分别为82.35%(13/17)、92.85%(13/14),P>0.05.FISH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优于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而两者在特异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ISH技术可以提高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诊断率,优于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筛查中新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损伤性嗅觉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了解电刺激嗅觉诱发电位的特性及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立体定位和电解损毁技术 ,对动物一侧或双侧嗅球造成损伤 ,动态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 (2 4h、4 8h和 1周 )嗅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并观察嗅球与嗅黏膜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一侧嗅球损伤后 ,诱发电位N2波消失 ,N1和P1波潜伏期延长 ,波幅减小 ;双侧嗅球损伤后 ,表现为N1、N2波消失 ,仅记录到P1波 ,其潜伏期明显延长 ,波幅变化较大 ,以上改变均以 2 4~ 4 8h变化最显著。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显示 ,2 4~ 4 8h嗅球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神经元变性样改变。结论嗅球损伤程度不同 ,对嗅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也不相同 ,这种改变是以其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傅涛  魏文斌  王阳  刘小超 《眼科研究》2005,23(6):604-606
目的测定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不同组织病理分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27例)、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瘤患者(6例)以及正常人(16例)外周血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结果正常成人和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瘤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低于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有巩膜导水管浸润和远处转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不伴巩膜导水管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患者;梭形细胞型患者血清VEGF浓度与混合型和上皮细胞型患者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VEGF水平在监测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转移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哺乳动物嗅感觉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成年家兔的嗅区粘膜,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并应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P)抗体、抗嗅觉标记蛋白(OMP)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同时采用甲苯胺蓝神经特异性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从嗅粘膜分离以及原代培养得到的嗅感觉神经元,光镜、电镜下为典型的双极神经元,OMP、NFP阳性,神经元特异性染色阳性。分离的嗅感觉神经元可在体外存活数小时,其细胞形态、生存数量和存活时间均能满足体外实验的基本要求。结论 本实验在家兔建立了较稳定、可靠的嗅感觉神经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为深入开展嗅感觉神经细胞的离体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材料来源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直接作用,以探讨其可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酶解分离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电流钳模式记录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实验分3组对照组(n=5),普通细胞外液灌流,不含缬沙坦;缬沙坦5 mmol/L组(n=5);缬沙坦100 mmol/L组(n=5).结果 缬沙坦5 mmol/L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幅度、动作电位时程均无明显影响.缬沙坦100 mmol/L可延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尤其是APD50从(334.2±14.4) ms 延长至(375.2±12.0) ms (P<0.01)及APD90从(395.4±13.3) ms延长至(451.4±9.5) ms (P<0.01),对细胞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幅度无显著影响.结论 高浓度缬沙坦延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50及APD90,而不影响动作电位的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幅度.适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从而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有助于折返引起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类似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提示缬沙坦可能通过此机制起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像技术及十二指肠镜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已不存在难点.我们将2002年7月~2007年10月我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原发性胆总管结石70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分类,以提高对原发性胆总管结石防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嗅神经切断术后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嗅上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与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receptorneurons,ORNs)再生的关系。方法建立嗅神经切断的小鼠动物模型,在术后8小时、2天、3天和5天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相对半定量RT-PCR的方法,在蛋白和mRNA水平观察LIF及其特异性受体LIF-R在嗅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LIF和LIF-R的表达都是在术后8小时迅速、一过性地上升,随后又迅速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IF由残留的ORNs表达,LIF-R则由基底细胞和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表达。结论LIF是在ORNs凋亡再生机制中较早表达的一种细胞因子,凋亡中的ORNs产生并分泌的LIF作用于基底细胞和嗅鞘细胞,从而启动调节ORNs再生的一系列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