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中药青龙衣(胡桃楸或胡桃未成熟外果皮)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和三氯甲烷部位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后经过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再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的活性部位分离获得15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2α,3β,23-三羟基-12-烯-28-熊果酸(2),没食子酸(3),香草醛(4),香草酸(5),苯乙酸(6),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7),对羟基苯甲醛(8),肉桂酸(9),4-甲氧基-5-羟基-1-四氢萘酮(10),5-羟基-2-乙氧基-1,4-萘醌(11),黄杞醌(12),2-甲氧基胡桃醌(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6~8为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3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青龙衣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周媛媛  刘兆熙  孟颖  蒋艳秋  杨炳友 《中草药》2014,45(16):2303-2306
目的研究青龙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的未成熟外果皮)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等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青龙衣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齐墩果酸(2)、大黄酚(3)、乔松酮(4)、(2S)-5-羟基-6,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胡桃宁B(6)、左旋胡桃种萘醌(7)、绿原酸(8)、(4S)-4-羟基-1-四氢萘酮(9)、(4S,5S,7R,8R,14R)-8,11-二羟基-2,4-环桉叶烷(10)、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11)、(2S)-5,7,4′-三羟基二氢黄酮(12)、对羟基苯甲酸(13)、对甲氧基苯乙酸(14)、对苯二酚(15)。结论化合物8~15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12、14、15为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三萜类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NMR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青龙衣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原人参二醇(1),20(S)-原人参二醇-3-酮(2),20(S)-羟基达玛烷-24-烯-3-酮(3),20(S),24(R)-二羟基达玛烷-25-烯-3-酮(4),1β,12β,20(S)-三羟基达玛烷-24-烯-3-酮(5),2α-羟基齐墩果酸(6),2α,23-二羟基齐墩果酸(7),2α-羟基熊果酸(8),23-羟基熊果酸(9),3-epikaton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3,5~10为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肿瘤中药青龙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未成熟的外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对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即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提纯。依据主要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4(R)-乙氧基-8-羟基-α-四氢萘醌(1)、4(R)-核桃酮(2)、没食子酸乙酯(3)、对羟基苯乙酸甲酯(4)、8-羟基蒽醌-1-羧酸(5)、4(R),5-二羟基-α-四氢萘酮(6)、杨梅醇(7)、胡桃宁B(8)、5-去氧杨梅酮(9)、5-羟基-1-(4′-羟苯基)-7-(4″-羟基-3″-甲氧基)-3-庚酮(10)、6,5′-二异戊烯基槲皮素(11)、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2)、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3)。结论化合物3~5,7,9~13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异戊烯基取代黄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近年也显著增加。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物质代谢或转运紊乱有关。ATP结合盒转运体(ATP-binding cassette ABC)主要负责细胞内及细胞外的物质转运,其底物包括蛋白、多肽、糖类及其代谢产物等,具有许多生理和病理功能,如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胆固醇外排、有搞炎作用等。ABC家族转运体的缺陷或突变直接或间接地诱发糖尿病二五及血糖、血脂的紊乱。因此,ABC家族转运体有可能为糖脂代谢型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为代谢型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青龙衣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青龙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的未成熟的外果皮)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正丁醇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1)、3,5-二咖啡酰奎宁酸丁酯(2)、香草酸-4-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3)、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4)、4,5,8-三羟基-α-萘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5)、1,4,8-三羟基萘-1-O-β-D-吡喃葡萄糖苷(6)、1,4,5-三羟基萘-1,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9)、槲皮苷(10)、杨梅苷(11)、阿福豆苷(12)、金丝桃苷(13)、胡萝卜苷(14)。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8~12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