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其调控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信号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效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组(0.045 g·kg-1)及柳氮磺吡啶组(0.5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给与小鼠自由饮水构建UC模型,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于造模前0.5 h灌胃给药,连续7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磁珠分选提取C57BL/6小鼠脾脏CD4+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细胞刺激合剂刺激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低、高剂量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虎杖苷对Th17效应的影响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KCθ和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上皮破损并可见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明显,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7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体质量及DAI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改善,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L-17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体外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虎杖苷能够抑制PKCθ以及STAT3的磷酸化表达,进而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A,改善肠黏膜炎性病理,对UC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探究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1)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2.84,1.42,0.71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UC小鼠模型,葛根芩连汤和柳氮磺吡啶于造模后第8天灌胃给药,连续7 d,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观察结肠组织紧密连接(TJ)蛋白,如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MP-9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p)-p38 MAPK,p38 MAPK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上皮破损并可见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明显,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IL-1β,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p-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葛根芩连汤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和DA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肠组织损坏明显改善,Occludin,ZO-1蛋白明显增多(P<0.05,P<0.01),TNF-α,IL-1β,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p-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其中葛根芩连汤各组中以中剂量组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葛根芩连汤能够通过抑制MMP-9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加TJ蛋白的表达,从而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ERK1/2和p38 MAPK信号通路探讨驴食草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驴食草酚组和柳氮磺吡啶组,每组8只。模型组、驴食草酚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小鼠均采用饮水中添加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7 d。从实验第1天起,驴食草酚组给予驴食草酚10 mg/kg灌胃,柳氮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吡啶0.5 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喂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7 d。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灌胃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ERK1/2、p-ERK1/2、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DA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肠长度明显短于正常组(P<0.05),驴食草酚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  相似文献   
4.
从体内外2个方面探究慈姑多糖是否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信号通路对多种重金属联合诱导的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首先基于北京市售大米6种重金属膳食摄入比例,构建多种重金属混合染毒液所致小鼠及HepG2细胞肝损伤体内外模型。40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谷胱甘肽阳性对照组以及慈姑多糖(Sagittaria sagittifolia polysaccharides)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灌胃干预30 d后,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损伤情况;体外实验应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慈姑多糖(0.25、0.5、1、2 mg·mL^(-1))在不同时间点下,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微板法检测48 h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中Nrf2、HO-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rf2、HO-1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慈姑多糖给药组肝脏中炎细胞浸润显著减轻,脂肪浸润情况明显改善,其中高剂量组损伤改善更为明显。在体外MTT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4个浓度慈姑多糖给药组其细胞存活率增加、ALT和AST含量下降、ROS含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慈姑多糖组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慈姑多糖能显著改善多种重金属所致小鼠肝组织炎症浸润,并纠正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可能与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降低ROS缓解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82名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氟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评估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和检测血清白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HAMD评分和血清IL-1、IL-6、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BDNF浓度明显提高(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降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和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来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早期溶栓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酶早期静脉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其探讨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急笥心肌梗塞患早期重组链激酶溶栓,分别于溶栓开始前,溶栓治疗后3小时采血样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晚均明显异常,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栓后各项血液流变指标均明显改善,尤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刚性指数为。结论: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硬塞早期静脉栓治疗方面,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异常指标,对缩小梗塞面积,恢复心肌灌注,减少并发症,防止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行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探索,探究其在心内科电生理专业临床教学中的有效性及重要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轮转的研究生和规培生共120名,随机均分入案例教学组和授课教学组,案例教学组采用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法,授课教学组采用基于授课学习的传统教学法.分别比较2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综合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案例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均高于授课教学组(P<0.05).结论: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法提升了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在临床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目前国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15%~20%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乳腺癌整体预后较好,但TNBC恶性程度高、治疗手段少,导致晚期TNBC患者临床预后较差。随着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免疫治疗[主要是PD-(L)1单抗]成为TNBC患者可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然而PD-(L)1单抗单药治疗TNBC有效率不高,化疗联合PD-(L)1单抗能给TNBC患者带来更好的反应率和预后。化疗与PD-(L)1单抗的协同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限制了化疗联合PD-(L)1单抗在TNBC中的应用。本文分别总结了化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和PD-(L)1单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并特别从微生物组、肿瘤代谢等方面综述了化疗与PD-(L)1单抗交互作用在晚期TNB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化疗联合PD-(L)1单抗在TNBC中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探讨其变化规律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重组链激酶溶栓 ,分别于溶栓开始前、溶栓治疗后3小时采血样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异常。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后各项血液流变指标均明显改善。尤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刚性指数为著。结论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方面 ,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异常指标 ,对缩小梗塞面积 ,恢复心肌灌注 ,减少并发症 ,防止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调节褪黑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NLRP3)轴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及手术组36只,手术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进一步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Luz组,每组12只。电针组和电针+Luz组电针“百会”“神庭”,每次20 min,电针+Luz组腹腔注射褪黑素受体拮抗剂luzindole(30 mg/kg),以上干预均1次/d,干预7 d。采用Zea Longa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12:00及24:00血清褪黑素含量,小动物MRI评估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侧大脑皮质区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24: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