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111篇
药学   107篇
  3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评价长工时作业和通勤时间对女护士月经状况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合理调配护士的工作时间提供依据。  方法  2016年5月―2016年11月对中国8 904名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职业和月经状况数据,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长工时作业与通勤时间对月经异常的影响。  结果  女护士工作时间为(8.2±1.1)h、中位通勤时间为1.0(0.5, 1.0)h。月经异常率为41.0%。工作时间>8 h对女护士的月经异常各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月经持续时间变化的影响最大(OR=1.651, 95% CI: 1.403~1.942, P < 0.001)。通勤时间>1 h对月经异常各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月经持续时间变化的影响最大(OR=1.368, 95% CI: 1.178~1.588, P < 0.001)。  结论  长工时作业与通勤时间较长会导致女护士月经异常风险升高,是月经异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是导致中老年人功能障碍的进行性加重疾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临床上有学者发现动态磁共振成像(dMRI)技术可更早期发现动力位下的脊髓受压,但其具体生物力学机制亟待阐明。目的:探讨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动力位(过伸过屈位)下脊髓的生物力学致压特点,验证颈椎d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并拍摄过颈段dMRI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16例,分为2组,病理组为8例以黄韧带肥厚为主要征象的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5例,女3例;正常组为8例正常退变人群,男4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已拍摄颈椎CT平扫、MRI平扫、dMRI平扫。此次研究分为以下3个部分实验进行阐述:①采集两组受试者dMRI图像的DCOM数据,并采集其颈椎CT、中立位MRI图像DCOM数据了解两组受试者在中立位下的骨质及软组织情况;②基于MRI及CT平扫的图像DCOM数据,使用逆向工程软件分别建模正常退变人群、脊髓型颈椎病早期患者的下颈椎(C3-7)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脊髓、硬膜后部的等效应力、等效弹性应变数值,观察应力、应变分布情况;③得出应力、应变数据后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出早期脊髓型颈椎病在动力位下脊髓致压的力学特点,验证d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的有效性。结果与结论:①两组受试者下颈椎(C3-7)模型在模拟后伸、前屈、中立位时,其脊髓后部的应力、应变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后伸位>前屈位>中立位(P<0.05),应变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后伸位>前屈位>中立位(P<0.05);②与正常退变人群模型比较,病理组模型在前屈、后伸2种自由度下,其脊髓的等效应力、应变均较正常组模型增大(P<0.05),且脊髓后部应力、应变分布区域不规则;③在中立位下,两组模型脊髓的应变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应变分布区域均匀规则;④提示在颈椎后伸位状态下,以黄韧带肥厚为主要征象的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硬膜囊和脊髓后部均受压变形,脊髓的受压形变程度明显大于前屈位和中立位;中立位状态下,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硬膜受压变形,脊髓无明显形变征象;此次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验证了d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黄爱丽  王彦斐  周桂群 《新中医》2023,55(16):185-189
目的:观察自拟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 的 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肠湿热证UC 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 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 水平变 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前,2 组血清CRP、TNF-α、IL-1、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 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4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D4+、 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 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为 28.1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治疗大肠 湿热证UC 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NMT3A对SOX9基因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培养正常软骨细胞和OA软骨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染色鉴定软骨细胞,qRT-PCR、Western Blot检测DNMT3A、SOX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亚硫酸氢盐测序检测SOX9基因DNA甲基化状态,慢病毒沉默DNMT3A观察SOX9基因DNA甲基化修饰的变化。结果 正常软骨细胞形态规则,体积较大,数量较多,OA软骨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小,数量较少。与正常软骨细胞比较,OA软骨细胞中DNMT3A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SOX9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SOX9基因DNA甲基化百分比增高。在OA软骨细胞中沉默DNMT3A后,SOX9基因DNA甲基化百分比明显降低。结论 DNMT3A调节SOX9基因DNA甲基化修饰参与OA软骨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5.
不同定位法应用于鼻咽癌放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希  程慧斐  吴鹤 《中国肿瘤》2005,14(6):392-39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CT模拟定位的远期疗效及后遗症.[方法]随机将10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病例分成CT模拟定位组53例和常规模拟定位组50例.CT模拟定位组先设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常规分割照射,DT36~40Gy后面颈联合野后界前移避开脊髓,后上颈部采用9~12MeV电子线照射,最后阶段采用6MV X线多野适形缩野照射放疗前的肿瘤区,总量68~74Gy.常规模拟定位按骨性标记,先设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DT36~40Gy后改成耳颞部侧野和耳后电子线野以及全颈切线野.[结果]两组随访5年以上.CT模拟定位组5年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9.8%、67.9%和7.5%,而常规组分别为50.0%、48.0%和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放疗后遗症CT模拟定位组1例耳聋,常规组外展神经麻痹1例,耳聋2例,放射性脑病2例.两组均无放射性脊髓炎.[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时用CT定位适形放疗较常规模拟定位放疗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和放疗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不同来源的硫酸乙酰肝素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不同来源制备硫酸乙酰肝素 (HS) ,并测定其理化性质。方法利用酶解法提取分离糖胺聚糖混合物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离子交换柱色谱、凝胶过滤柱色谱等方法将HS纯化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CAME)测定其纯度。结果所得各种来源的HS在CAME电泳显示一条带 ,且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红外光谱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来源的HS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7.
8.
牛文杰  李凯  槐斐  武玉海  张莉莉  梅延辉 《西部医学》2021,33(10):1522-1525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夫唑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三组,即阿夫唑嗪组(n=34),莫西沙星组(n=34),联合组(n=35)。阿夫唑嗪组给予阿夫唑嗪治疗,莫西沙星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夫唑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清胰石蛋白(PSP)、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单药组血清M-CSF、PSP、NGF、IL-4、IL-8、TNF-α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M-CSF、PSP、NGF、IL-4、IL-8、TNF-α〖JP〗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单药组排尿情况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MFR、AFR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阿夫唑嗪组、莫西沙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夫唑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DR与多层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纳入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100例,同时进行DR与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阅片,以明确诊断是否有骨折,以共同意见为准,并追踪复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机纳入的100例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病例中,检出隐匿性骨折27例,其中DR检出16例(59%),多层螺旋CT检出27例(100%),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以明显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2.53±7.64分和22.42±6.83分,治疗后分别为9.34±2.34分和14.5±2.08分,治疗后评分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尼莫地平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