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丙林  黄星 《光明中医》2010,25(6):1058-1059
<正>2007年5月~2007年11月在我市发生甲型副伤寒病疫情,我医院内三病区共收治甲型副伤寒病人93例。临床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副伤寒对退热、减轻毒血症状、缩短病程有明显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柴胡、桂枝、干姜、天花粉、黄芩、牡蛎、炙甘草7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温阳生津、祛寒化饮之效,主治半表半里虚寒证而见四肢厥冷、口干或口苦、心下微结者等。笔者在临证时常采用此方加减  相似文献   
3.
头痛是高血压病人的一个常见症状,随着血压控制达标,不少病人的头痛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有一部分病人仍不缓解.自1999年11月~2002年11月,我们运用董建华教授的黄精四草汤加全蝎、川芎治疗高血压控制达标头痛患者46例,取得满意疗效,并设38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国务院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从行政管理走上了法制管理的新轨道,同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为更好地贯彻《条例》,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将我市三年来的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脑脉通胶囊、氟桂嗪胶囊对照治疗。结果:脑脉通观察组与氟桂嗪对照组两者总有效率无差异,但显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脑脉通疗效优于氟桂嗪。同时,脑脉通可明显改善头痛、头晕、麻木、精神萎缩、震颤、脑血流图等症状和体征。结论:脑脉通胶囊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中药制剂,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变,降低血脂,消除和减少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发现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病人 ,常见便秘、纳差、胃肠不适等症状。而此症状的消除对改善病人精神状态 ,缩短病程 ,促进恢复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自 1994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我们运用自拟清肠化瘀汤治疗 10 2例脑血管意外急性期之便秘 ,并设 6 3例拒服中药汤剂、运用西药吗丁啉片或普瑞博思片和大黄苏打片的病例作为对照组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10 2例中 ,脑出血 36例 ,脑梗塞 5 9例 ,脑栓塞 7例 ,均在发病 1周内出现便秘。对照组 6 3例中 ,脑出血 19例 ,脑梗塞 4 0例 ,脑栓塞 4例 ,均在发病 1周内出现便…  相似文献   
7.
刘丙林 《河南中医》2011,31(9):1033-1033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青少年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采用焦树德教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日1剂,2次分服.结果:46例中,近期治愈32例,好转1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3.4%.结论:中药辨证论治青少年癫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应用活血利水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患者均为我院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病人。治疗组:32人,男21人,女11人;年龄49岁-70岁,平均61岁。对照组:20人,12人,女8人;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9岁。  相似文献   
9.
<正>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以后继发的咳嗽痰多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症状顽固,迁延不愈,治疗不及时往往转变为慢性持续性咳嗽。笔者2007年10月~2009年11月,根据临床症候特点,用自拟桔陈宣肺散治疗呼吸道感染致咳嗽痰多120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拟加味生脉饮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生脉饮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80.00%,对照组分别为32.50%、60.00%,治疗组心肌缺血疗效及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加味生脉饮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