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凌琼  屠伟峰 《广东医学》2008,29(9):1584-1586
血管是感受血液流动最敏感的器官,研究证实血液流动对血管产生的作用力是血管壁细胞生长的一种重要胞外信号,对血管结构与功能变化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1]。最近国内外报道血管应力一旦发生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则可通过跨膜蛋白、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等将力学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再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冷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损害及胃黏膜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exide dismuklse,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mxidese,MPO)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A组,n=10),应激组(B组,n=10),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组(c组,n=10).B、C组用浸水(水温20℃±1℃)束缚应激法复制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6 h后处死取胃组织标本,10×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ic mucosal lesion index,GI).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组织学改变,并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MDA、SOD与MPO的含量变化.结果 ①B组胃黏膜旱暗红色.有大量点状出血、线状出血或斑片状糜烂.黏膜下血管和皮区血管充血,光镜下上皮细胞黏液层变薄、缺失.细胞间隙变大.有不同程度的坏死;C组胃腔液体呈淡黄色,黏膜出血或糜烂程度较B组明显好转,光镜下可见上皮细胞黏液层有少许缺损,但基本完整.②与B组比较.C组急性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ic mucosal iesion index,GI)显著降低(P<0.05),MDA、MPO值显著降低.SOD值升高(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冷水束缚应激大鼠氧自由基介导性急性胃黏膜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氧化及增加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胸廓畸形及肺动脉高压是复杂的临床病例, 尤其是久居高原患者在低海拔地区进行手术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例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胸廓畸形及肺动脉高压的麻醉管理要点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01~2006年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右江医学》载文、引文及著者特点,找出存在的不足,为期刊发展提供有力证据。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右江医学》2001~2006年的载文、引文及著者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载文量为2783篇,期均载文量为77.3篇,篇密度为0.73,论文基金比为0.01,篇均引文为4.4篇,Price指数逐年增长,但增长不明显,基本保持在45%左右;著者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西、广东、江苏占75.17%,合作度和合作率为逐年增长,2006年合作度为2.27,合作率达55.53%;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逐年增加。结论《右江医学》是一个民族地区主办的优秀学术期刊,具有较高的质量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推动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烫伤后肌钙蛋白Ⅰ(cardiac toponin Ⅰ,cTnⅠ)和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烫伤组(S组,n=10只)、烫伤组(T组,n=10只)、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n=10只).建立大鼠30%体表面Ⅲ度烫伤模型,烫伤后6 h麻醉下迅速心内取血,观察血浆中cTnⅠ含量;取左心室中性甲醛固定、脱水、石蜡包埋,观察心肌大体改变及心肌内MMP-2的表达量.结果:烫伤后6 h大鼠血浆cTnⅠ含量及心肌MMP-2表达明显增高,光镜下出现明显的心肌损害;而异丙酚预处理组烫伤后6 h血浆cTnⅠ含量及心肌MMP-2表达量明显少于烫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心肌损害明显减弱.结论:异丙酚预处理明显降低烫伤大鼠血浆肌钙蛋白Ⅰ和心肌组织MMP-2高表达,从而减弱了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7.
贾彬  赵悦  凌琼  丁丁  李向宇 《新中医》2022,54(7):176-18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15例: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电刺激神庭穴和大椎穴,模式为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酸胀感为度,在5~20 mA之间。对照组1选取神庭穴和大椎穴向左旁开2 cm处,方法同观察组。对照组2为在神庭穴和大椎穴贴上电极,连接经皮穴位电刺激仪,但不给予刺激。评估患者术后1 d、2 d和3 d发生谵妄的情况。记录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总出入量和麻醉药用量;记录术后带管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用量;术后1 d和3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各有1例患者POD持续了2 d;对照组2中有1例患者在术后3 d时出现谵妄。观察组无论是术后1~3 d的谵妄发生率还是总的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组术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