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的贴扎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足印分析法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FAC分级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的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肌内效贴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引导经皮氩氦靶向治疗子宫肌瘤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取腹腔镜引导经皮氩氦靶向治疗子宫肌瘤,寻求子宫肌瘤治疗的新方法。[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在电视腹腔镜引导下,经皮氩氦靶向冷冻治疗5例子宫肌瘤。[结果]随访4个月2例,3个月3例,肿瘤均较前缩小,各种症状明显减轻。[结论]腹腔镜引导经皮氩氦靶向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微,反应小,安全性高,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方法,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方法 建立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核心,联合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联合体。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5例。根据就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有康复治疗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康复治疗师,n=52)和干预组(有康复治疗师,n=53)。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允许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病变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MA、B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重返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均接受吞咽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8.5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损伤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9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脑出血组15例,脑梗死组14例,病变部位为内囊基底核区,且累及皮质脊髓束,发病后30—60d采用1.5T核磁共振仪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依次从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区、初级皮质运动区4个层面,测量病变同侧皮质脊髓束和病变对侧相应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计算得出FA比值(r FA)及FA不对称性(FAasy),同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The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病灶侧4个层面CST的FA值均较对侧相应脑组织降低。脑出血组: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区3个层面的FA值、r FA和FAasy均与FMA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且放射冠层面有显著相关性;而初级皮质运动区层面的FA值、r FA和FAasy与FMA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脑梗死组:大脑脚、内囊后肢、放射冠区、初级皮质运动区4个层面的FA值、r FA和FAasy均与FMA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且放射冠层面有显著相关性。结论:DTI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损伤及运动功能障碍,以放射冠层面皮质脊髓束的DTI参数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氩氦刀配合中药及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45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采用氩氦刀经皮穿刺冷冻配合中药及全身化疗治疗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中晚期肝癌 ,探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新手段。方法 :①氩氦刀治疗 :刀尖温度达零下130 -零下150℃ ,持续15-20min,热融温度升至20-30℃ ,重复一次。术后患者定期复查AFP ,CEA ,B超 ,CT或MRI。②中药治疗 :自拟抗癌方水煎服,日1剂,15天为一疗程。③化疗 :健择1.0-1.6gd1d8,草铂100-200mgd1,外周静脉滴注 ,28天为1周期 ,共4-6周期。结果 :45例肝癌患者接受治疗 ,CT及B超影像能显示术中病灶受到冷冻的范围及术后病灶的改变情况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胆瘘、大出血、伤口感染、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 ,AFP值在治疗后有所降低 ,术后有短暂肝功能损害和低热 ,5例患者出现反应性右侧胸腔积液 ,1例术后出现穿刺针道慢性渗血 ,多数患者治疗后短期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氩氦刀经皮冷冻配合中药及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 ,创伤微、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方法。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许佳  胡世红  凌晴  陈丽丹 《中国康复》2012,27(4):260-262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B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C组加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双侧肩关节X线片及肩关节指诊评价复位情况;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上肢部分评定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C组复位率明显高于A、B组(45%、15%、25%,P<0.05);3组FMA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C组更高于A、B组(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方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和平衡功能特点及相关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本院康复科招募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40例(研究组)和健康中老年志愿者30例(对照组)。2组均进行静、动态的足底压力和睁、闭眼下的平衡功能测试,比较2组足底8个区域压力参数,分析研究组足底压力不对称性与平衡功能的相关程度。结果:研究组中,与非偏瘫侧比较,偏瘫侧静态和动态足跟内侧和外侧的足底压力均明显低于非偏瘫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偏瘫侧静态和动态足跟内侧和外侧的足底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态拇趾足底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闭眼状态下平衡测试运动轨迹长度与动态足跟内侧压力差呈正相关(R=0.645,P<0.05),与动态足跟外侧压力差呈正相关(R=0.518,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呈现不对称性,足跟内外侧压力的不对称与平衡运动轨迹长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厉庆德  马英  凌晴 《中国康复》2006,21(3):214-214
2000年4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男49例,女51例;年龄36-88岁;脑出血33例,脑梗死62例,混合性5例;病灶在左侧53例,右侧40例,双侧7例;病程〈1个月。10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55例,对照组4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康复组患者在神经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Glasgow≥9分时进行神经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采用一对一方式,患者床上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运动、健侧肢体带动患肢运动、床上运动,坐位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及穿衣、进食等ADL训练。软瘫期以诱发患肢主动运动为主,痉挛期以抑制肌痉挛及促进肌肉之间相互协调为主,并采用生物反馈技术、诱导分离运动的训练。治疗过程中贯穿心理治疗。训练每日1次,45min。其余时间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锻炼。对照组患者配合针刺及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