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退黄机理.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原发病治疗、光疗及口服微生态制剂,观察组加服茵陈配方颗粒(2g/包)每次1/3包,3次/天,共6天.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收集每日尿液、粪便,测定并比较两组粪便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含量.结果 研究期间共入选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第4天:(107.3±49.4) μmol/L比(87.6±43.4) μmol/L,第7天:(178.4±53.3) μmol/L比(144.5±48.8) μmol/L,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有形成分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中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第1天:总胆红素(3.44±1.17) μmol比(2.26±1.02) μmol,直接胆红素(2.42±0.86) μmol比(1.76±0.92)μmol,第4天:总胆红素(1.96±1.33) μmol比(1.32±1.28) μmol,直接胆红素(1.62±1.13) μmol比(0.98±0.65)μmol,P<0.05];两组粪便中尿胆原及尿液中尿胆红素、尿胆原均阴性.结论 中药制剂茵陈颗粒通过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粪便中胆红素排出,从而加快黄疸消退,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退黄机制。方法 将15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及光疗、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 mL,每日2次,疗程6d。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收集每日粪便,测定并比较两组粪便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有形成分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中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中除发现奶前喂予茵栀黄口服液后大便性状稀薄、次数增多外,呕吐及皮疹较少,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无急性胆红索脑病发生。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通过增加粪便中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胆红素肠肝偱环,从而加快黄疸消退,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3.
对危重患者的监测是ICU室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无创性监测的应用已呈上升趋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是无创伤性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一种方法。国外PetCO2监测已用于新生儿。在国内较少见Pet—CO2监测应用于新生儿的报道。我们在新生儿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中应用PetCO2监测,同时作动脉血气分析,并将二数值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不同采血部位检测对新生儿胆红素测定的差异,以寻找监测新生儿胆红素变化的好方法。方法应用4种测定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法)、微量胆红素测定仪(微量法)(足跟血组和股静脉血组)、经皮测胆仪(经皮法)对83例新生儿进行胆红素测定并分析各组间相关性。结果微量法两组不同采血部位间测定值比较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是r=0.960,P=0.000;经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间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t=1.297,P=0.197>0.05。在血清胆红素<257μmol/L范围内,静脉血微量法胆红素、未梢血微量法胆红素、TCB分别与TSB比较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872、0.824、0.912;血清胆红素在>257μmol/L范围内,静脉血微量法、未梢血微量法、TCB分别与TSB比较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625、0.610、0.641。结论不同采血部位对行微量法胆红素测定值结果无影响。微量法及TCB与TSB法比较,在血清胆红素低浓度范围内均比中重度范围内相关性更好。且TCB较微量血法测定新生儿胆红素结果更准确、操作简便;对新生儿胆红素的动态监测,TCB优于TSB和微量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整个新生儿期的参考范围和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总结512例新生儿的 Hb、MCV及RDW 728份样本并进行分析。结果 RDW和 Hb、MCV随着新生儿日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期红细胞代谢是一个渐变过程,无增生现象;新生儿和3个月内婴儿髓内造血处于满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无环境烟草烟雾暴露对儿童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12月常熟市中医院儿科门诊首次确诊轻至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按是否有暴露因素分为无暴露组(家庭中无吸烟者,且来访者也主动放弃在患儿家中吸烟)38例和暴露组(在家属中存在吸烟者,且在家中有不同程度的吸烟情况)42例。患儿确诊哮喘后按《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首次确诊哮喘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为必须复诊时间,复诊时均进行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哮喘患儿C-ACT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暴露组完全控制率为47.6%(20/42),显著低于无暴露组76.3%(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烟草烟雾暴露对儿童哮喘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避免烟草烟雾暴露是儿童哮喘防治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量效关系。方法:用单面光疗装置治疗112例足月儿及69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测定其治疗前后微量血胆红素指数及血清胆红素(TSB)浓度,每3 h检测暴露部位及非暴露部位经皮胆红素指数(TCB)。分别按日龄≤7 d和〉7 d及是否早产分组进行统计分析。足月儿≤7 d组为A组,〉7 d为B组;早产儿≤7 d组为C组,〉7 d为D组。结果:(1)经连续光疗24 h,四组非暴露部位TCB下降值分别为(55.58±37.28)μmol/L、(70.97±35.74)μmol/L、(32.83±38.82)μmol/L、(51.47±37.96)μmol/L,与同组暴露部位TCB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9.12、6.57、7.48,P均〈0.01);(2)光疗24 h期间暴露部位及非暴露部位TCB指数下降速率不同,暴露部位及非暴露部位TCB差值在早产儿≤7 d组光疗12 h后达最大值,其余三组光疗9 h后达最大值,之后变化不明显(t=0.82、0.78、0.91、1.05,P均〉0.05),停止光疗后TCB差值缩小,暴露部位TCB值接近非暴露部位TCB值所需时间早产儿≤7 d组为6 h,其余三组为9 h。结论:不论足月儿或早产儿,光疗对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不同组别可采用不同间隔时间进行间歇光照疗法,建议早产儿≤7 d组以单次单面光疗时间12~15 h,停光疗时间12~9 h为宜,其余三组以光疗时间9~12 h,停光疗时间15~12 h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胎龄、日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时蓝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87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及52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并分别按日龄≤7 d和7 d分成4组,均采用光照疗法,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测定治疗前后微量血胆红素指数及血清胆红素(TSB)浓度,每3 h测暴露部位及非暴露部位经皮胆红素指数(TCB),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经连续单面光疗24 h,4组非暴露部位TCB均下降明显,4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②治疗前后4组间(除早产儿组内)非暴露部位TCB差值与微量血胆红素指数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光疗24 h内4组内TCB指数平均下降速率各有不同,足月儿≤7 d组光疗前15 h平均TCB下降速率较后9 h速率快,早产儿≤7 d组光疗前12 h平均TCB下降速率较后12 h速率快,7 d足月儿及早产儿组光疗前9 h平均TCB下降速率较后15 h速率快,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论足月儿或早产儿,光线疗法对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不同组别可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来行间断光线疗法,≤7 d足月儿组光疗15 h、≤7 d早产儿组光疗12 h、7 d组光疗9 h后胆红素下降减慢,可考虑暂停光疗。待回升到需光疗水平再行光疗。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PRL,NO,血钙及血小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因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原因所致的脑部缺氧缺血性病变 ,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1] 。近年来 ,相关研究甚为活跃 ,本文测定了 85例HIE患儿血清催乳素 (PRL)、一氧化氮 (NO)、血清钙 (Ca)及血小板 (PLT)含量。旨在探讨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一 )HIE组 :HIE患儿 85例 (男 45 ,女 40 ) ,系本院儿科住院的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 ,出生时体重 3 4± 0 6kg。均有不同程度窒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